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瑾 《上海国资》2013,(1):94-95
随着《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简称"11号令")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见表1)。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比例限制被进一步放宽,年金投资管理人投资策略的选择范围更广,在2011年权益市场大幅下跌、债券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投资管理人选择的投资策略对年金的影响更大。鉴于本金安全是企业年金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在企业年金投资运作过程中合理使用保险策略,正日益成为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人社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调整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自2021年1月1日起,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从境内拓展到香港市场,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至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40%。根据现有年金市场规模测算,本次权益比例上限的提高,理论上将为资本市场带来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资产组合投资是重要的决策,本文在分析各类投资组合工具基础上,以案例探讨企业年金的资产配置及根据条件变化可采取的优化调整,结论是预期收益上升,投资风险降低,满足企业年金组合投资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3,(5):62-63
近日,多部委连发文件,意味着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如何在坚持市场化投资方向的同时控制其风险,仍是企业年金市场及相关机构必须探讨的课题。从美国市场经验看,养老金是全美共同基金资产规模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稳定增长,至2011年底达到3570亿元,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受到广泛关注。受制于资本市场条件与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性,自企业年金制度成立至今,我国仍对年金基金投资实施定量限制监管模式,对基金投资品种及投资比例实施严格控制,亟待放开投资渠道。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全球养老金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多元化,逐渐加大另类资产配置的比例,以平衡资产收益与风险。在国内,其他长期性资金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也纷纷开闸投资另类资产,并取得不错的成绩。面对多元化及注重另类投资的新趋势,企业年金基金可以借鉴国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的经验,有效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14,(11):94-96
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呈现出较块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伴随2013年以来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升,市场化投资运营的年金资产规模继续增长,年金从业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得到市场认可。根据人社部公布的全国企业年金数据摘要,目前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已经由2000年的200亿元发展至2014年6月底的6714亿元。  相似文献   

7.
李亦 《沪港经济》2012,(5):42-43
作为全球富豪密集地区之一的香港,几年来"百万富翁"人数一直持续增长。不过,由于去年投资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香港"百万富翁"人数和资产均受冲击。根据花旗银行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香港的"百万富翁"人数为52.7万,较2010年减少3.1万;平均拥有的净资产,由去年的980万元下跌至930万元。  相似文献   

8.
随着资本市场运作与管理的日益规范,投资工具日益增多,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要求日益加大,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于更广泛的领域来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呼声也日见高涨。同时,为了在资金积累期间降低收益的上下波动性,获取中长期投资的稳定回报,保障企业和职工的权益,也要求企业年金扩大投资领域。考察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现状及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监督比较灵活、投资渠道多元,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07,(7):84-85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是指接受受托人的委托,根据受托人制定的投资策略和战略资产配置,为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管理的专业机构。投资管理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投资管理人必须按照与受托人签订的投资管理合同,审慎地投资运作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于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05-107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是年金运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它是整个年金计划中面临风险因素最多、直接决定计划成败的环节文章首先归纳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国外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模式,最后梳理了企业年金基金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券选择、组合管理、交易执行到风险管理一整套投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该文在分析企业年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基础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投资风险的控制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该文在分析企业年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基础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投资风险的控制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蓝天 《科学决策》2013,(4):32-53
传统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该策略有两个缺陷:第一,在风险资产头寸有限的情况下,收益也有限:第二,在市场下跌时难以避免损失。为了改进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不足,论文将股指期货与传统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风险资产引入到传统的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在预判市场上涨时买入资产多头,在预判市场下跌时买入资产空头,从而建立起一种既能在多头市场盈利,又能在空头市场盈利的程序化交易策略。利用股指期货的空头交易以及杠杆获取高收益,利用传统组合保险进行保本。此策略的优点是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的数据,首先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接着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了策略中比较窗口长度,投资乘数以及要保额度等投资参数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状况,进而得出了各个参数的最优取值区间。实证研究表明,在合理选取参数且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该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多层和复杂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企业和职工将企业年金基金交由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管理.由后者负责对退休人员支付企业养老金.从而形成信托关系.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又将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和资产保管交由不同的主体.由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负责对其报告账户状况.由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管理.由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进行保管.并构成对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制衡。由此,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形成各项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1,(18):14-14
"1%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税率,将会致使房价下跌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表示,房产税的开征将使得土地面临巨大的跌值风险。如果按照市场预测,以房屋评估值的1%来征收,将会使房价下跌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武晓春 《新财经》2002,(2):26-26
随着2001年大盘大幅下跌以来,在新的一年里,投资者更加关心住证券市场采取何种投资策略以及如何调整投资理念的问题。当然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的调整必须和市场紧密相联,并且要从市场呈现出的某些特征变化中寻找答案。目前市场的一些变化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静 《北方经济》2008,(8):36-37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肩负着年金保值增值的重任,而其内控机制是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投资管理风险、确保企业年金安全和收益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的分析入手,探讨构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内控机创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邹琪 《四川经济研究》2006,(1):63-65,30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保险外汇资产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政策的放宽为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拓展了新的渠道;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保险外汇资金,并利用境外投资市场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有:审慎考虑政治风险,合理规避市场风险;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除了考虑证券本身的报酬率外,尤其应注意汇率的变动,通过合理手段,合理管理汇率风险,以使风险分散并达到最小化;保险资金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应首先考虑选择以固定收益证券为核心的资产配置策略;对其它风险的防范也将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正寿命的延长、科技的进步、基建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是左右未来投资前景的四大趋势。尽管面对全球政局动荡、经济复苏步伐不均,以及货币政策前景不明朗等干扰因素,但标普500指数在2013年仍然上涨30%,是自1997年以来取得最大涨幅的一年。发达市场股市以历史性的涨势跑赢新兴市场及商品市场,而长达30年的债券牛市则已结束,令存续期较长的固定收益资产亏损。从这种市场表现可见,投资固然重要,但采取平衡的策略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万能险等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因其提供保本保底收益而备受投资者青睐。不过,分红险的投资回报并不固定,它与险企的投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面对长端利率中枢下移叠加资本市场低位震荡,持有十万亿级资产的险企,投资表现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