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是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题之一,零售连锁业对广州市经济发展与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有力推动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但同时,消费模式升级与国际零售巨头争夺国内消费市场,为广州市零售连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纵观成熟的国际商贸中心零售连锁业发展特征和国际零售业发展趋势,未来广州市在面对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应进一步提升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打造多样性,使现代零售连锁业真正成为推动广州市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WTO之后的中国零售市场正在经受着一场变革与洗礼。面对国际零售集团的强势进入,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供应链等方面存在差距的本土连锁业该如何应对?唯有在战略上创新,才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民族企业的优势,走出自身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资格称为中国连锁业的旗帜?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究竟需要一种什么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小零售企业突围新招--自愿连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零售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后,中国连锁业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自愿连锁体系将成为2005年中国连锁业的主旋律,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做强变大。  相似文献   

5.
杨晓丹  苏恩 《消费导刊》2013,(3):130-131
家电零售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经济特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批家电零售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近年来,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业在一些驱动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家电零售企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重新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零售连锁业市场饱和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零售连锁网点布局的过程中,零售饱和度对零售网点布局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零售饱和度评价对政府制定商业规划和出台政策法规,进而引导企业和维护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零售饱和度的理论及其评价指标,借助零售饱和指数和凯利的动态相对指标,对北京市零售连锁业的市场饱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闯 《财贸经济》2006,(8):59-65
本文应用35个中国跨区域经营的零售企业和23个在中国市场跨区域经营的跨国零售企业店铺布局的调查数据对中外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跨区域扩张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外零售企业都选择了大型超市和超市作为跨区域扩张的主导业态,而本土企业的业态组合更加复杂;本土企业的市场覆盖率高于跨国企业,但其店铺网络呈现出"广泛覆盖,局部密集"的特征;跨国企业在跨区域扩张过程中的战略布局意图比本土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易初莲花、乐购六大跨国零售企业作为分析样本,对中国市场上零售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受地区商业整体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受当地消费能力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根本不受当地商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文章提出,整体经济环境好、商业较为发达、消费潜力大且零售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中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而只有对目标市场整体经济环境及商业发达程度、消费潜力及零售市场竞争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才能为成功的跨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卫星  王欣 《中国市场》2008,(45):42-44
作为流通型企业的一员,近年来家电零售连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了国美、苏宁等数十家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门店的基础上,介绍了家电零售连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剖析了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最后针对家电产品配送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依据产业成长理论,采用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划分出不同的成长阶段,借助于SCP模型建立分析框架,扫描各阶段的成长轨迹。发现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业在导入形成期阶段,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呈现出不断演进的特征景观。  相似文献   

11.
何皓 《商业故事》2022,(4):10-12
近年来,传统零售行业受网络零售的影响,再加上受外界诸多因素干扰,客流、销售持续下滑.外部市场经济形势越发严峻,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场景、消费方式、消费能力都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市场形式的改变,倒逼传统零售企业必须加快变革的步伐,寻求新的销售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在传统零售企业向新零...  相似文献   

12.
零售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连锁经营模式的引入,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企业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本土连锁零售企业的诞生和发展。然而,2004年我国对外全面开放了零售业市场,外资企业快速涌入国内零售市场,直接冲击着我国脆弱的本土连锁零售市场,加剧了本土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如何选择畅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是摆在本土连锁零售企业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阐述本土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和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常用的、适合连锁零售企业的融资渠道,并结合案例分析了融资渠道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资格称为中国连锁业的旗帜?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究竟需要一种什么精神?2009年迎来改制10周岁生日的超市发,也许能够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这个企业的成长历程,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本土大型零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文章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零售业市场的现状,指出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当前打造本土大型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卫旭 《商业时代》2012,(21):20-21
2004年我国零售市场向外资零售企业开放至今,我国一部分本土零售企业被淘汰或被国际零售企业收购兼并。而生存下来的大型本土零售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目前,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国际化时机已成熟,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必须慎重考量国际化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的策略降低或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中国连锁业转型进行了探讨,指出家电连锁业率先开始零售业经营方式与盈利模式的转变:连锁超市突破核心品类商品经营瓶颈打造核心竞争力;百货连锁增强自主经营力度改变招商联营物业管理方式;实体零售商拓展网上零售市场开辟服务的新领域;区域超市连锁商进军商业地产发展购物中心商业新形态;连锁业将新技术的创造运用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7.
栾杰 《现代商业》2008,(1):28-31
纵观当今国内零售市场,真可谓热闹非凡,外资企业运用自己在资金、经营观念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抢滩中国市场,内资企业也从未示弱,通过自己立足本土、信息畅通的优势在中国零售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发展、演化,现在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已经成为国内零售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马瑞光 《现代商业》2006,(10):27-29
我国零售业按照经营区域范围来划分,主要包括以家乐福、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零售巨头,以华联、物美为代表的全国性的本土零售企业,和以新一佳、人人乐为代表的区域性零售企业.无论从资金、人才,还是规模等方面来看,区域性零售企业都处在弱势地位,竞争力明显不强;从我国零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跨国性的零售巨头和全国性的本土零售企业将是我国零售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麦肯锡甚至大胆预测:在未来3年至5年内,中国60%的零售市场将由3家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全国性的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企业手中.尽管笔者认为这样的言论过于危言耸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未来中国的零售业将会是一个多个全国性零售企业垄断竞争的局面,区域性零售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9.
陈龙 《现代商业》2008,(4):62-65
中国零售市场的各大零售企业连锁数量和规模在日益扩大,市场已进入白恶化竞争时代.在各大商场商品、服务日益同质化的阶段,市场活动高效的组织和实施以满足和刺激购物者的消费需求,日益成为零售企业市场竞争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0.
<正>零售连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为我国零售连锁业的大型企业,“苏果超市”从连锁经营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仓储管理信息化和食品安全信息化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