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主要从EXW贸易术语入手,分析了其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贸易术语的应用范围、风险划分、买卖双方主要责任尤其是出口手续和清关责任以及使用该贸易术语所适用的国际结算方式。从而指出该贸易术语同样适用于国内贸易,风险划分首先货物要进行特定化处理,买方慎重选择使用该贸易术语,要选择与之配套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的选择关系到贸易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将会对贸易当事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出口业务中习惯采用CIF贸易术语,这一模式对内陆出口企业较为不利。CIF与CIP在适用的运输方式、签发的运输单据、出口方承担的责任以及运费方面存在差异,CIP术语更适用于内陆出口企业,有利于内陆出口企业降低风险、及早结汇并节省运费。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内陆出口企业选择CIP术语不但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出口业务中,贸易术语的选用事关出口风险规避。由于FOB与FCA术语在风险转移界限、费用负担、制单结汇时间、“仓至仓“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别,从而带给内陆出口方的风险大小不同。因此内陆地区的出口方应根据自身的运输条件,尽量选用风险较小的FCA贸易术语成交,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4.
FOB(Free on Board),意即装运港船上交货,是海上运输最早出现的贸易术语,在国际海洋运输贸易中普遍采用,也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应用较多的贸易术语之一。根据国际商会(ICC)《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的解释,FOB术语下,风险的转移以装  相似文献   

5.
探讨出口贸易中贸易术语的选用问题,阐述E、F、C、D四组术语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在选用贸易术语时应该考虑的运输因素、货物因素、风险因素和出口方能力因素。提出了选用术语时还要注意和合同中结算条款、检验条款、运输条款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贸易术语是重要的合同要素,选择不同术语意味着买卖双方选择不同的交易步骤,承担不同的交易风险。贸易术语从风险、权利义务、费用、出口手续等各个方面对进出口双方都做了详细的界定和划分。《INCOTERMS 2010》实施后,贸易术语按照运输方式分类简化为11种,实务中交易双方熟练掌握各种术语,明确风险界限和防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以FOB为代表的3种水运术语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针对传统的适用于水上运输的主要贸易术语如FOB.CFR.和CIF,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至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在指定港越过船舷之后时的一切风险。《INCOTERMS2010》对三种海运术语货物转移风险界限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取消了"船舷"界限改为"船上"交货。笔者对此风险点问题的修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以期理解、阐明二者之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对此问题做出更为适中、准确的讲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贸易术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不同贸易术语所代表的需要双方当事人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责任与风险也各有差异.根据《INCOTERMS 2010》(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并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及当前集装葙运输和多式联运的迅猛发展,比较了CIF和CIP两种贸易术语,表明选择CIP贸易术语更具有优势,最后论述了采用CIP贸易术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采用FOB术语的合同多达80%左右。伴随着FOB贸易术语的频繁使用,作为出口商因使用此术语所遭受的欺诈和损失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以纵向的整个贸易运输流程为主线,我们可以预见FOB贸易术语下卖方可能遭遇的四个区段的综合风险,认清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规避措施,对于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涉及到海上运输的国际货物贸易中,"船舷"在货物的风险转移方面是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但在买卖和运输关系中有着不同的涵义.以"船舷"为界所确立的风险转移原则--"船舷原则"在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规则>)和海上货物运输法中存在区别和"不同步",该原则本身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1.
程维 《商业时代》2012,(6):60-61
本文从风险转移和规避的角度,以FOB、CFR、CIF为例,对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贸易术语如何进行风险规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裘索  唐沁 《商》2014,(3):203-203
INCOTERMS2010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这是贸易术语又一重大发展,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新版普及,专家与学者对新版术语有褒有贬。本文拟通过运输方面货物交付、清关手续、费用承担及风险转移等方面分析历次修订,并分析INCOTERMS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尽管CIF术语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一味套用“出口CIF”模式,可能会使卖方承担不必要的风险。采用CIP术语,有利于降低风险,提早结汇并且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本通过3个案例,说明CIP术语的这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浅析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相关条款和比较《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相关解释,从风险转移的概念、意义谈起,为我国有关经贸主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选择贸易术语来明确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国际贸易的普遍做法。由于贸易术语涉及到买卖双方关于诸如供货与付款、办理出口报关、签订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交货发货、转移风险、承担费用、通知对方、交单交证、检验查对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审慎地选择不同的贸易术语并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就至关重要。一、各类惯例的差别与术语本身的发展问题(一)惯例的差别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InternationalCommercialTerms)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和采用。此外,影响较大的惯例还有…  相似文献   

16.
FOB、CFR、CIF是目前国际贸易海洋运输中使用最普遍的三种贸易术语。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这三种贸易术语,然后对其各自在标的物运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和运输保险索赔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FOB和CFR条款下对卖方存在运输保险真空期,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FOB贸易术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一术语至关重要。《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和《INCOTERM S2000》均对FOB贸易术语有所规定,前者根据交货地点、费用和风险的不同,将FOB分为6种,后者规定FOB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航运。两种惯例对FOB贸易术语解释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不同、风险划分不同及费用负担不同。国际贸易中在应用FOB贸易术语时应注意风险划分界限问题、装卸船费用的负担问题及船货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柴丽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15-116
风险转移问题直接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广泛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这两者为基础,讨论在货物涉及运输情况下和违约情况下的风险负担规则。  相似文献   

19.
周现国 《现代商业》2011,(2):144+143
承运人为了规避运输途中的风险会尽可能地将运输条款研读好,在运输中使自己风险最小化。在整个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承运人是重要一环。承运人的理性会使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仔细考虑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承运人在承运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一定的风险,因此,规避风险应该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体现。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的一般模式是出口人或进口人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或贸易合同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由承运人负责贸易中货物的运输,因此在每笔国际货物贸易中几乎都少不了承运人的参与,而海洋运输的承运人又占据了承运人中的多数席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实践中,买卖双方越来越多地采用FOB贸易术语。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INCOTERMS 2000)对FOB贸易术语风险划分的规定,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是以发货港船舷为界,这就使得卖方面临比CFR 和CIF 贸易术语下更多的风险,诸如使用货代收据(FCR)导致无单放货和货物保险利益的缺失等风险。这就会导致了卖方遭受较大的损失。应该引起业界的警示,并采取一些规避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