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证是国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普遍接受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托收和汇款。除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以外,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结算中。因为信用证具有开证银行承担着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独立于所依附的合同之外、业务处理是有关单据而不是货物等特点,仍然牢牢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证业务的几种典型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进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结算中,相比较于汇付、托收支付方式中商业信用带来的不安全性,信用证由于其银行信用带来的自身安全高效的特点被进出口商广泛使用。但信用证结算并不使万无一失的,随着近年来信用证风险的不断提高,其欺诈案例的比例逐年上升,这种传统的结算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信用证特点、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在信用证项下相关当事人以及监管方面应采取的规避风险的措施,从而为有效的降低信用证风险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现在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除了价格竞争之外,结算方式也成了一种重要竞争手段。企业在对信用证结算的管理及运用中,防范风险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对企业在交易中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企业普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即由银行出面担保,具有可靠性高和单据交易的特点,极大地解决了进出口双方的付款和交货矛盾,是截至目前最有效的结算工具。然而,在目前的国际外贸业务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信用证结算风险,如利用信用证细节漏洞风险、进口商信用风险和开证行拒付与索赔风险等。因此,出口商尽早辨别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存在的风险,并对不同风险开展有效的防范对策,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是把商业信用转变成银行信用,大大促进了国际经贸的往来和发展,是目前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的支付手段。我国的国际贸易商觉得信用证结算最保险,比较倾向于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其实信用证同样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将从出口商和进口商两方面分析信用证存在的风险以及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际结算基本方式的适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其中信用证是使用较广泛的一种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市场行情、客户信用、交易规模、国别风险等是影响国际结算方式选择的因素。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实践中必须灵活选择国际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建深 《现代商业》2011,(29):174-175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结算实务中,企业一般较为重视防范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中存在的风险,有些企业认为只要采用了信用证结算方式,自己制好单据就能保证收汇。其实,银行与银行的信用不一样,习惯作法也不一样,在采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样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也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主要国际结算方式的含义,分析了出口企业选择这些国际结算方式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采用信用证结算,进口商承担的风险比出口商承担的风险更大,总体而言对出口商更有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可能面临的来自信用证固有制度上的风险、来自进出口国的政治或经济风险、来自银行的风险以及来自出口商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肖翔 《现代商业》2013,(6):102-102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是最为常见的货款结算方式之一。信用证支付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开展带来了便利,熟悉国际惯例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提高警觉,防范各式各样欺诈手段和方法,以确保交易安全。使企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中小出口企业结算方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辉 《商场现代化》2007,(34):384-385
中小出口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面临着结算方式的选择问题。在汇付、托收、信用证、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和国际保理业务这6种结算方式中,企业首选信用证,不得已才选择托收,这种做法已不合潮流。信用证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托收的风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通过做国际保理业务或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地防范托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方式正在悄然发生一些改变,如传统上占重要比重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正在逐步衰退,让步于托收或汇款结算方式;国际结算中的混合结算方式日趋增多;国际结算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结算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等。文章研究了这些最新变化趋势的原因、风险及对策,为广大对外贸易企业安全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因其安全性和独立性,信用证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通常涉及三方当事人:申请人(进口商)、开证行、受益人(出口商).本文分析了三方当事人中的进出口商在信用证业务中各自面临的典型风险,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促进保理业务取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中,信用证一直以来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结算方式。然而信用证有其与生俱来的风险,加之现今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商业信用下滑,银行信用也不断恶化,依赖银行信用而存在的信用证也暴露出更多的弊端。保理业务以其自身的优越性满足了当前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应加速保理业务的发展,促进其取代信用证成为主要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的使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信用证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指出了企业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风险防范缺失或者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出口贸易中的国际保理与信用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磊 《中国市场》2010,(19):36-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成熟的贸易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中传统信用证方式的采用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国际保理与信用证的优缺点,对我国的出口商在贸易实践中理性选择结算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两种融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和信用证展开分析并加以比较,以期能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合理选择结算方式、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在国际结算方式中居于支配地位。我国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结算更是高达80%比例。根据《国际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信用证下的定义:“信用证的意义就本惯例而言,‘跟单信用证’和‘备用信用证’(以下统称‘信用证’)意指一项约定,不论如何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作为一种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比较安全可靠的贸易结算方式已被广泛使用。然而,信用证被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安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给国际贸易的开展带来了便利,但由于信用证存在的缺陷,也为那些不法商人提供了利用其缺陷进行欺诈的机会,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各方当事人都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然后,提出了防范风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