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村合作基金会从1984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以来,迅速得以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乡(镇)一级农村合作基金会1.8万个左右,占乡镇总数的40%以上,涉及到1亿多农户.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改善和加强了集体资金的管理,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增加了农民收入.应该说,合作基金会在农村经济的舞台上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农村合作基金会最早产生于1984年前后,当时勉县的一个村在进行农村改革试点时,针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集体积累的资产和资金被少数人占有挪用的情况,为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在清理农村人民公社财务的基础上,将集体资产连同债权折股到户,使农户依据自己拥有的股权抵销集体的摊派或分得股权收益。当时将这一组织形式称为合作基金会。这种基金形式,以后被宜川、大荔、澄县、陇县、旬阳等县的部分农村所效仿,自发地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基金会。截至1995年,陕西省106个县市中有70个县开展了以合作基金会为形式的融资活动。其中正式建立县一级合…  相似文献   

3.
<正>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它是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管好用活原生产队集体积累资金和其他集体资金,解决资金公有、分户使用自愿联合起来的,属农民自己所有,由农民自己管理,为农民自己服务的农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一、合作基金会的特点从永昌县的实践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区性。农村合作基金会一般围绕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来建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基金会若干问题探讨李文斌农村合作基金会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现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成因1.双层经营体制资金循环的内在要求合作基金会是由乡(镇)、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按照自愿互利,互通有无,有偿使用...  相似文献   

5.
怎样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制是私有制存在条件下弱势群体为谋求自己的更多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合作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是从事同行业或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及需要同类服务的消费者,按照合作制原则,自愿出资参与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实现共同发展的农民自治的民间经济组织。一、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第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不破坏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又能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经…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三、合作制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最佳形式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小生产依然如汪洋大海,分散的农村星罗棋布于四面八方。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首先是突破人民公社的旧体制,把家庭经营引入农村合作经济体系中;其次是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开拓和发展农村合作制的新模式。当初的设想是很理想的:以家庭为主要基层经营单位;以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形成双层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新形式,解决了旧模式的致命缺陷:一是纠正了原来生产经营过分集中的缺点;二是克服了过度集中劳动…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看法各异、态度不一、褒贬兼有.本人在乡村作过一些调查,颇有感受,在此略表看法,以供商榷.农村合作基金会有无客观必然性?我认为,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深化的产物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其萌生和发展有其客观的社会经济基础.首先,一方面,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功能萎缩;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加速发展对资金渴求日趋强烈.这就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在人事、信贷规模、资金筹措与投放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合作制理论和合作金融发展理论,结合德国、美国、荷兰和法国等国家信贷合作体制的经验,建立了一个合作银行演进和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以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银行为例,对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模式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完善利润分配制度,逐步培育社员的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是实现农村合作银行民主管理的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是农村合作银行成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出资人、储户、外部约束和金融监管部门共同作用才能为农村合作银行管理层提供一个正确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合作制应成为公有制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王佳菲认为,现代合作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农村合作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容的。  相似文献   

10.
从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东亚国家和我国台湾,农村合作金融都建立了自下而上的网络化组织,这些合作金融组织最鲜明的特色是贯彻了合作制的“自愿参与、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服务社员、利润返还”等原则,都是以农户为主体.建立了农协或农会和信用合作社。而这些农协或信用合作社又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税或提供再贷款业务等支持。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业经济学会于1994年12月下旬在长沙召开了农村股份合作制研讨会,对股份合作制的内涵、作用等展开了讨论.一、湖南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现状农村股份合作制在湖南从80年代中期开始萌芽,90年代初有了长足发展.发展的领域,一是乡镇企业,二是林业和山地开发,三是农村金融,四是承包耕地上的种植业.1994年上半年统计,全省有1049个乡、6993个村按股份合作制建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分别占全省乡、村总数的30.4%和14.6%;30个县(市、区)建立了合作基金会联合会,共筹集可融通资金12.25亿元.长沙市1993年底已有股份合作制企业680家,固定资产1.98亿元,年产值6.54亿元,年利税8400万元.怀化地区林业股份合作企业达4500个.攸县乡镇企业中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有2200多家.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参与合作的主体看,有突破地区、行业、所有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互助储金会和合作基金会的调查潘建国农村互助储金会和合作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是农村群众合作互助性的经济组织,为帮助会员农民备荒救灾,解决生活困难,发展生产,治穷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两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的重要使命.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按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带领广大农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  相似文献   

14.
祁东县农村合作基金会1993年开始创办.至1994年底,全县63个乡镇、871个村已有59个乡镇、791个村分别建立了基金会和分会,还建立了县联合会。1995年3月来,共聚集可融通资金1.8亿元,资金规模跃居全省同类基金之首。累计投放资金2.7亿元,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基金会自清理关闭以来,其遗留资金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难点问题。文章对我国明确取消农村合作基金会以来,如何在保证国有资产与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做好基金会遗留资产处理工作,确保遗留升值、做好资产欠债的追讨等相关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村虽是广阔的天地,但为农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却显得不大。第一,思想观念上的‘’发展空间”,仍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和旧的传统模式的制约。现在有一种议论和倾向,即农村信用社既然是合作制金融企业,就要按合作制特点进行运作,不能以追求盈利为唯一目的,应以为入股社员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为主,这是合作制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主要区别。完全把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割裂开来。这种观念上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合作金融的发展。其一,合作金融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自身何以生存?又怎么谈得上振兴农村经济?怎么谈得…  相似文献   

17.
农村市场经济呼唤合作金融组织张凯,符彦洲,张苏林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在于农村金融组织在奔小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于农村金融在生产要素市场中愈来愈重要,于是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代表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规范农村信用社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遵循国际上通行的合作制原则。应注重以下几点。一、股权设置问题股权设置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合作。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经济中的合作金融组织,应是农村中各种经济成分在资金上进行的互助合作,因此,凡...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王定芳刘雄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对发展农村集体和个体经济起着管理和融通资金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农金会普遍偏离了办会方向和宗旨,在执行政策,经营管理等方向存在诸多问题。农金会超范围经营,触角已伸及金融...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然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流弊,如合作制性质不突出;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等。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对策主要有: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的管理体制;规范和发展民间合作金融;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