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而且对土壤的生态体系有着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连作条件下不同农业措施对玉米田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土壤微生物可以直接参与土壤的反应,而且可以很好的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经过研究发现,不同的施肥以及种植措施在连作条件下对玉米田的土壤微生物影响很大,掌握这些信息,农民可以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以及施肥制度,从而可以增加我国玉米粮食的产量,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丽  贾君明  刘祥鸣  于芳 《活力》2010,(8):120-120
一、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结果 1.尿素分层分期施用试验示范。进行“尿素分层分期施用试验示范”.在播种时把测土配方施肥方程计算出来的氮肥施用量的50%施入种下10cm.20%作口肥施于种下5cm.在大豆幼苗期.化验土壤和植株的含氮量,发现缺氮.及时叶喷补充。比氮肥一次性集中施入提高产量12.5%,每垧地节省化肥投入22.0元,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化肥成本。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施肥。柑桔采果后,应及时追施采果肥。因为柑桔树通过一年的开花结果和生长,树体的营养消耗多,要及时施肥补充,以尽快恢复树势,减少冬季落叶,增加花芽分化。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氮素化肥,一般成年桔柑树每株施栏肥或土杂肥50至100公斤,同时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陕西省澄城县春玉米为对象,根据澄城县土壤、耕作、以及气候等条件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进行了肥料利用率试验,根据试验所得结论,改正施肥量,达到增加澄城县春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测土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田块施用配方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改善水稻品质,增加水稻产量,增加效益。进一步解决农民施肥不合理,盲目施肥等情况,特做此试验对配方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方式对优质米的产量和米质具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不同肥量组合来验证不同施肥方式对苗稻2号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在苗稻2号种植方面,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加产量,但会严重降低稻米品质,使用有机肥可以增加苗稻2号的米质,但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产量。若走精品水稻线路,可以以有机肥作为底肥使用,适量追加穗肥,提高水田收入。  相似文献   

7.
刘震  黄俐伶 《民营科技》2010,(10):147-147
土壤是花卉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之一,根系在土壤中舒展延伸,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透气,酸碱度适宜,并有一定的肥力,就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由于花卉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包括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的要求也因花卉的种类而异。因此,土壤处理技术是花卉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为阳性喜光树种,在自然分布区内呈纯林或在混交林中呈优势木居第一层.自然分布区属内陆性冷凉气候带,该气候带年均温7-8℃,北界平均最低气温-9.4℃,南界平均最高气温2817-33.3℃,年降水量在110-250mm之间,雨热同季.日本落叶松最适土壤为灰化的火山堆积土,石灰质土壤和砂壤上也能生长良好.日本落叶松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三种方式繁殖.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繁殖.对日本落叶松幼林进行复合肥施肥试验,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苗木生长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施肥具有明显的后滞现象:不同施肥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中存在的问题1.品种及品质因素制约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优质品种选育工作的严重滞后,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作物生长期内的施肥不平衡,生长后期施肥不足,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2.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农资供应质量不能保证,不施和少施有机肥,作物品质下降;滥用农药造成农产品污染。  相似文献   

10.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化肥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适应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一是包装小型化 近年化肥产量不断增加,农民一改提前储肥的习惯,变为随用随买,用多少买多少。因此化肥企业应力求在包装上满足农民少量购肥的要求。二是需要多样化 农民用肥习惯从以前大量依靠氮肥变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的平衡施肥。特别是近几年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对科学种田日益重视,因此要求有各种作物的专用肥。化肥企业应联合当地农技部门,大搞测土配方,生产适应各种土壤、各种作物生长的专用肥料。三是销售微利化 化肥销售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化肥企业要尽量…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9):109-111
通过对固化土进行强度试验,在最佳固化剂掺量的条件下,以掺加纤维的固化土与未掺加纤维的固化土在不同的养生龄期下进行强度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对比,得出结论: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随固化剂的掺量增加而增加,并通过分析,确定10%的固化剂掺量为最佳掺量;养生龄期与抗压强度的增强是同步的,但主要前期强度增加较大,后期强度增加较小;纤维固化土的抗压强度,主要是随着固化剂掺量以及龄期的增加而增强,但与未掺加纤维的条件相比,在养生龄期的前期,强度增加较高,但后期强度增加较小;固化土加入纤维后,试件抗拉性能增加了93%,满足基层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帅  袁希平  甘淑  张晓伦 《价值工程》2013,(29):178-179
受喀斯特特殊地质环境的影响,滇东南岩溶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这些地区土壤先天总量不足,土被分布不连续,水土流失后常常会出现土地石漠化。本文通过对滇东南岩溶山地地区不同条件(包括地形、海拔高度和植被情况)下土壤厚度和植被覆盖度等植物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植被类型、覆盖度与土壤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稻硅肥高效施用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盐为主的可溶性矿物肥料,水稻硅肥能协调水稻地上地下部分均衡生长,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率,改善植株性状.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给土壤及时补充足够的硅肥,已成为决定水稻单产能否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加不同量级的施用硅肥;以及常规施用N、P,不同程度的减少K肥施用量的情况下,不同量级的增加施用硅肥.其中,在今年表现最好的施用模式为常规N、P,钾肥减施30%+硅肥,施用硅肥0.6kg/20m2.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需氮肥较高的作物,虽然大豆的根具有固氮作用,但如果土壤中氮素不足,仍不能满足大豆鼓粒期的营养供应。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对大豆施用浩良河大豆肥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亩施浩良河大豆肥30kg/亩(处理5)的大豆在后期生长旺盛,从而增加粒数、百粒重,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桂林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问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桂林会仙湿地在受不同强度人为活动干扰情况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水平空间分异为原生湿地>垦后湿地>退化湿地>非湿地;垂直空间分异差异显著,表现出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均比下层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退化指数定量反映了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情况下湿地土壤有机质的退化程度,即原生沼泽退化程度随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加剧而加深.  相似文献   

16.
红松是东北亚特有的非常珍贵的经济树种.许多地区常平地培育红松苗木,但因土壤、气候、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不适于红松苗木正常生长,而且连作或留床2-3年才能出圃,尤以缺乏肥料,使苗木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适应不了更新造林的自然环境的改变,造成林成活率低和生长不良的后果.本文通过对红松平地育苗与山地育苗的试验调查得出:红松山地育苗优于平地育苗,越冬倮苗率高于平地15.8%;山地育苗每亩省种子30-40kq.病虫害少,不与农业争地、争肥,降低苗木成本27%,而且山地育苗更新造林成活率高于平地20%、生长快、成林早.  相似文献   

17.
粗粒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及渗透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波 《价值工程》2013,(36):105-107
影响粗颗粒土渗透特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室内渗透试验,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研究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科技点滴     
看叶管好大棚黄瓜黄瓜叶片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因而应随时注意观察,掌握叶片生长动态,按其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使大棚黄瓜稳产高产。幼苗阶段:即从子叶开展到出现卷须阶段,如果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或叶片薄,中午萎蔫,早晚正常,表明多水沤根,应清沟排水、勤松土,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如果叶片深绿,叶厚而有光泽,叶缘有千边现象,子叶下垂,表明肥多水少,应增加浇水次  相似文献   

19.
土方遭受冻结后,机械强度增加,开挖困难,工效低;同时体积增大,会对浅基础建筑造成危害。所以要根据本地区气温、土壤性质、冻结情况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施。一、地基土的保温防冻1、翻松耙平防冻法:冬季在挖土的土层先翻松25cm一40cm厚表层土并耙平,其宽度应不小于冻后深度的两倍与基底宽之和。在翻松的土壤颗粒间存在许多封闭的孔隙,且充满了空气,因而降低了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桂林会仙湿地在受不同强度人为活动干扰情况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水平空间分异为原生湿地〉垦后湿地〉退化湿地〉非湿地;垂直空间分异差异显著,表现出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均比下层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退化指数定量反映了在不同强度人为干扰情况下湿地土壤有机质的退化程度,即原生沼泽退化程度随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加剧而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