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鼓励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由于税法和准则规定的差异,容易产生认识误区。本文对会计处理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是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焦点是如何确认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汇集资本化和费用化两派观点,对企业研究开发费进行对比分析,引入数理模型可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进行精确的比较权衡,有利于在会计处理上使企业研发费用部分资本化,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新准则突破了原准则中关于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都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只有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相关规定的局限,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科技舍量,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文章对企业所得税法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差异进行分析,并就纳税调整、财务管理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为企业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较旧准则更完备、更规范,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将会对企业的资产、损益,甚至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相关会计处理提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江 《商场现代化》2006,(20):304-305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历来是会计业务中的难点问题,新修订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大的修改,特别表现在定义上排除了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上出现松动,不再一味的进行费用化处理。本文经过分析新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处理提出了试探性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思想。本文采用高科技公司实际业务情况,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一、企业会计准则回顾与分析回顾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关于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中,有关科研费用的部分比较简单,寥寥数语,不够明确。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把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具体划分,而统归确认为当期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显然欠妥当。因为在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前期研究开发工作都不产生价值,而有的无形资产在后期的开发试用中是会对企业整体产生价值增值与过程收益的,不能笼统的将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都归集为当期费用,而不确认收益,这样对企业整体价值与财务利益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雷雅春 《现代商业》2007,(33):34-35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无形资产的具体准期,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准则的颁布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将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计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及披露等,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突出体现新准则在一些重要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新准则下企业内部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费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高科技企业而言无形资产与日俱增,新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中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面进行了修改.文章对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会计准则修改的合理性和积极影响,为相关的会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合理的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上典型的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2号公告--研究和开发费用>规定:当期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作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研究开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无论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自创无形资产在价值计量和给企业带来收益方面的不确定性上。为此,本文将就自创无形资产不确定性及其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一、自创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及传统会计处理方法本文将自创无形资产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研究与开发支出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一是企业的自创商誉,两者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不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不确定性,即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中成功者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一)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为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满足确认资产的条件,企业应将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如果企业不能区分创造无形资产的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那么该企业应将项目支出均视同研究阶段的支出处理。研究(或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研究(或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且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存在将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该支出总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相似文献   

13.
雷雅春 《现代商业》2007,(27):34-35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无形资产的具体准则,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准则的颁布关于无形资产的规定将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计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及披露等,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突出体现新准则在一些重要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国际化的方法.我国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的处理方法,应采用符合一定条件的资本化模式和全部费用化模式,既有国际化特点,又有中国特色.我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处理已制定了相关准则,现行会计实务也将此费用作为企业管理费用处理.  相似文献   

15.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无形资产会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中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摊销和披露等方面进行了修改.本文以高新企业为例,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不同规定的分析,论述了会计准则修改对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航 《财经界(学术)》2011,(20):175-17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研发费用,给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参照国际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经验和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相关政策的出台,改变了目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相关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新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企业内部的研发费用。本文在简要叙述国际上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力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指导下,为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提出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陈瑶瑶 《消费导刊》2011,(11):81-82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增强持续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这些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恰当,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研发费用政策的税金减免。因此,探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十分必要。本文阐述我国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得转增无形资产的成本。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应归属于费用化模式,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使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来粉饰报表更为困难,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