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项兵 《商界》2006,(1):94-95
对中国企业来说,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训自己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处于什么段位?真正有世界级企业诉求的企业家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必须是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借流程,借团队。项兵先生说得好,仅仅靠中国企业目前自已的力量,来变成世界级,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具务世界级的视野,新视野,新思维,新对策,一定要从全球竞争的眼光考虑一切,一定要学会如何在全球当中把握机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子商务》2004,(5):74-75
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需要新视野、新思维、新对策.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月球看地球",看全球产业的格局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处于落后地位,为此,我们从经济体制、企业规模、官本位体制来分析原因,从而找出相应对策,让企业成为可完全竞争的主体。建立世界级的大型企业,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队伍是我们可以采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去工厂化     
中国能否出现真正的世界级企业?这是本刊在2007年贯穿始终的关注焦点,几乎所有的重大选题都隐隐地围绕着这一使命展开——中国企业的机遇在哪里?我们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何在?什么样的企业最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关于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使中国可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市场是创新的龙头,有大的市场会比较容易创新。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般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过程完成后应该有一个世界性的创新。中国经济应该是“世界级工厂——世界级市场——世界级创新——世界级品牌”这样按部就班一个阶段到一个阶段地发展。此外,并不是说到了世界级品牌就不要做制造业,制造业如何向更高品质、更高附加价值发展,是中国未来需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卢中华 《商业时代》2007,(11):43-45
本文首先对中国顶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研究进行综述,然后比较分析了二者的优势和劣势。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系统竞争力概念,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系统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员工、资源以及顾客是企业系统竞争力决定因素,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差异是中国顶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根本不同。最后,从社会、政府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改进中国顶级企业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冉 《商界》2009,(10):90-91
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是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但同时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出现世界级企业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家正在从制造向品牌转型、并希望在产业从分散到整合的浪潮中占据领先位置的隐形冠军企业,贝发文具能否借力奥运后发先至,实现其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从大韩航空的发展历史和目前所取得的市场地位,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世界级物流运输企业的成长轨迹和不同成长阶段的竞争策略。针对我国物流运输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大韩航空成功的案例可以带给我们以下4点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服务的企业当中有几好几家奥运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是中国的超大型企业同时也是世界级的大型企业。在服务他们的沟通过程中最近出现了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了这些企业高度关注的新概念,也成为他们要求广告公司在广告中重点传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进出口经理人》2008,(12):10-10
中国企业在未来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满足做一个世界加工厂,还是在诸多的战略性行业中要打造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榜样》     
本书通过对比若干中国知名企业与世界级优秀企业,从中总结出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制胜之道,同时,指明了中国企业的弱点和不足,本书以小见大,从具体实例透视中国企业的状况,为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造就世界级的大型企业靠什么?回答是:一靠市场容量,二靠科研开发能力,三靠产业地位与规模。随着计算机日益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目睹信息产业气象万千的大好形势,人们越来越有理由相信:在电脑业中将诞生真正的中国企业巨人。世界级的市场1986年到1990年,我国电脑市场的总容量只有37.5万台。1996年我国PC总销量接近180万台,今后上半年即飙升至140万台,成为超过韩国仅次于日本的亚太第二大市场。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PC达82万台,同比翻了一番。预计还有3年  相似文献   

1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所以、“我们需要榜样,因为我们需要进取……我们想对中国企业表达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路可以一步步地走,但却不可以丧失进取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与目前的世界级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软件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的惟一应变对策就是变革,而文化变革又是一切变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品牌》2008,(2):52-59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低速增长时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内蕴着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冲动,内蕴着成为世界级大企业的冲动,中国企业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发展企业生产力,毫无疑问,企业竞争力再造将进一步纳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7.
管理四段论     
对中国企业来说,清醒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处于什么段位?真正有世界级企业诉求的企业家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必须是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借流程,借团队。项兵先生说得好,仅仅靠中国企业目前自己的力量,来变成世界级,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具备世界级的视野,新视野,新思维,新对策,一定要从全球竞争的眼光考虑一切,一定要学会如何在全球当中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8.
谢康利 《商界》2010,(5):83-85
2010年初,当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拿到集团2009年全年的财务报表时,一定是欣喜的.虽然旗下某些产业并不如他预想的那么顺畅,但是毕竟这一年新希望的销售收入突破了510亿元大关,跨过了世界级农牧企业的初级门槛。  相似文献   

19.
刘丹萍 《新财富》2007,(7):28-28
通过重组购并优化资源配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据国资委统计,中国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大型企业只有19家,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在世界500强中仅排名296位,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在全球能源公司中排名第7和第12位。中国要打造世界级大企业,通过大企业的成长带动整个行业、产业乃至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的便捷、高效的途径完成优势企业的大规模购井、重组。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13,(4):28-31
与海尔、联想同时诞生的戴尔、思科都已成就世界级的声誉,而中国企业却似乎总缺少临门一脚的实力。要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要真正融人世界体制,中国企业所需要的是一个与之无缝对接的法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