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省战略的提出为广东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为广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蓝色经济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应用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阐述了广东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可行性,并提出推动蓝色经济空间拓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时刻,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喜庆日子里,我们举行陆桥沿线部分城市联谊活动,共享蓝色机遇,共谋陆桥经济和蓝色经济融合发展大计,这对促进海陆统筹、东中西区域经济联动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这项活动的承办方,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3,(25):36-36
若视2012年为青岛“蓝色战略元年”,则青岛完成转入“深蓝”的使命需要多久?要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则需要多久?而要形成多个高科技产业,又要多久?向“海洋经济”转型所费时间比人们想象中要长得多。若视2012年为青岛“蓝色战略元年”,则青岛完成转人“深蓝”的使命需要多久?今年年初,记者曾走访位于“蓝色硅谷”的海洋新材料公司——华硕精密陶瓷,副董事长于建波告诉记者,由于国土部分解到青岛的土地指标现吃紧,因此该公司建厂房的用地仍在等待落实。  相似文献   

4.
陈涛 《商周刊》2011,(25):54-55
正是曹荣军等首批海洋科技创新的成功者,为“蓝色硅谷”的舞台提供了明星与主角企业,他们的面孔正在成为蓝色经济活力的旗帜和标志。当媒体竞相报道曹荣军等首批海洋科技创新的成功者。加入“蓝色硅谷”的事业的时候。日益壮大的海洋科技创新者队伍也在冲向他们更高的成功高点。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1,(10):22-2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前进入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正依托其自身优势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4,(12):68-70
宋卫平将绿城中国交托给了孙宏斌,但是他将打造一个全新的绿城——“蓝城”。老宋说,蓝色,才是他最喜欢的颜色。就像绿城海南清水湾,今年初改名为蓝湾小镇,也是源于老宋对蓝色的偏好。“你去看澳大利亚,你看那个蓝色是非常鲜明的。飞过海岸线降落到悉尼的跑道上,你就知道蓝比绿好,大海的蓝好过树上的绿。”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和中国正在掀起海洋开发的热潮,掀起一场“蓝色革命”,沿海省市纷纷提出海洋开发的措施,有的省市县还提出建设“蓝色产业带”。但海洋经济建设是长期目标和系统工程,需要着眼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大局,充分认识蓝色产业带建设的内涵、特征、优势、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国家层面上构划蓝色产业带建设的蓝图。  相似文献   

8.
宋鑫陶 《商周刊》2013,(22):38-41
自西海岸经济新区被划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后,蓝色便成了新区的主色调。新区该如何谋求蓝色产业的转型,实现从“浅蓝”到“深蓝”的转变?如何充分利用港口的优势,发挥特色园区的带动作用,真正担负起核心区的角色,一直是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花费上亿元加上古天乐和周杰伦的健康形象,百事可乐的“蓝色风暴”豪华营销让一家中国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而后者却是“蓝色风暴”注册商标的合法权利人。  相似文献   

10.
赵彬 《发展研究》2011,(10):68-71
《海西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要求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标志着福建海洋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试点”契机,以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抓手,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新起点上推动海洋经济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殷悦  王涛  姚荔 《海洋经济》2018,8(4):12-18
从海洋数据信息与管理、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概述国海洋产业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蓝色伙伴关系重点合作领域合作方式,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多双边合作,以及建立能力建设、人文交流机制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方式推动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助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  相似文献   

12.
王建辉 《商周刊》2014,(12):48-49
随着胶州湾隧道、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蓝色硅谷等重大工程的建成,青岛的“青黄不接”大交通难题成为历史、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成为青岛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依托科研创新活动,一大批具有高学历背景、高智力创新、高水平应用的“高端创客”正在云集,蓝色硅谷人才高地的优势正在快速显现. 当前青岛市全方位落实“三创”战略,蓝色硅谷承载着“海洋+”的发展方向,海洋色彩浓郁、科技含量厚重.在这里,依托科研创新活动,一大批具有高学历背景、高智力创新、高水平应用的“高端创客”正在云集,蓝色硅谷人才高地的优势正在快速显现.对于这个群体的特点,下面这几位创业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1,(20):81-81
随着“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十二五”首个国家发展战略,青岛的中小企业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融资难、融资渠道匮乏”却一直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提出,为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依托海洋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要求,“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完善省财政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赋予经济强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这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壮大和保持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海上山东”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点     
《商周刊》2013,(23):15-15
11月6日上午,2013“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青岛开幕,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试点省区市代表以及中外知名专家等300多人深人交流经验成就,为“海洋强国”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日照港步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特别是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一批临港大项目落地建设,日照港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存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塔础上,口照港按照“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勇跨三亿、铸造强港”的“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综合大港目标,以开展“创业创新创效年”活动为主线.抢抓“蓝色机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大湾区方案”。粤港澳海洋合作在经历了“民生保障、互通有无”—“市场开放、互利合作”—“服务先行、双轨融合”—“机制创新、深度融合”四个阶段的演进后,呈现以合作区为载体引领海洋合作示范平台建设、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赋能经济转型、以互利共赢为基础促进海洋服务业融合发展、以绿色宜居为共识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共治等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海洋合作制度成本较高、区域发展“多极共生”竞争压力、全球产业分工重构的“双向挤压”等挑战。未来深化大湾区海洋合作应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层面加强创新,全面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形成休戚与共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大湾区智慧”。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混合所有制”的概念风靡全国,本刊剖析青岛市蓝色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似乎与这种专门为国企改革提出的所有制形式没有直接关系,不过,在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程国有看来,混合所有制是蓝色经济方程式的解题思路、破局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