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产业集群创新的区域金融扶持体系研究:宁波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应当依据产业集群融资的特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探索和研究扶持产业集群创新的区域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中国迫切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国内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优化,以完成科创全产业链升级。由于中以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存在较强互补性,中以两国在科创领域的经贸合作在过去几年持续升温。作为全球科创强国,以色列科创产业的优势恰恰对应着中国科创产业的弱势环节,这使得加强与以色列在科创领域的合作、挖掘以色列科创体系中适合我国的策略并加以借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现存文献对以色列科创产业的梳理并不全面,中国相关部门难以做出政策指引。本文阐述"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对以色列科创产业的重要贡献,剖析以色列科创产业最新特点,最后,结合上述分析与中以合作现状,为中国借鉴以色列先进经验发展自身科技产业、改善中以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开展协作研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形成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配套性技术创新体系.其内部的企业、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网(键)、创新环境分别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群落、食物网(链)、自然环境具有类似的生态特征及规律,而且,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组织相比,还具有集群的高度虚拟性、创新的跨国性、合作共生的必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提高环境标准以推进企业低碳环保转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环境规制的政策工具中,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但是否同样适用于尚处在转轨期的新型中国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中国2013年开始试点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考察了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显著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当碳市场的流动性程度越高,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但企业成本转嫁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该环境规制的积极影响,当企业所承受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低、企业对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高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对降低。综上,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市场激励的角度丰富了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同时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可为后续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铝工业企业创新要素协同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子,进而实证研究了铝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要素协同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要素的全面协同对企业的财务指标竞争力以及非财务指标竞争力有显著影响,提高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度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明显的作用.该研究对于从技术创新角度掌握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改进管理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不久的将来则有更多的非上市公司也将实行新的会计准则。这套新会计准则体系起点高、范围大、创新多,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的趋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对企业的申报纳税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现行税法和新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重点研究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上市公司网站对于企业文化的叙述和年报董事会报告两份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两个度量企业合作文化强弱的指标,并研究企业合作文化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文化越强调合作,企业的创新产出越多,创新效率越高。这一结论在采用增加控制变量、利用水稻播种面积作为工具变量以及以董事长的非正常离职事件为冲击进行PSM-DID等多种方法后仍然稳健。渠道检验的结果显示,合作文化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促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这两种渠道来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合作文化的促进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以及地区信任程度和产业集群程度较高的地区中尤为显著。本文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企业文化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机理,丰富和补充了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与金融”研究,而且为国家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针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企业急需的科研成果和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不能转化的问题。本文对已有的有关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进行整理,并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末,吉林省梨树县泉眼岭乡农民成立全国首家粮食信托合作社,开办粮食信托业务,实现粮食集中存储,以农户粮食所有权转移为依据,开展信用合作。两年来,这一模式成功地破解了困扰农民的增收难、粮食卖不上好价钱的难题,开启了农村合作互助金融和农民粮食收储相结合的全新模式,其经验已在东北及周边地区推广。本文分析了粮食信托合作社在创新农村新型生产关系以及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吗?使用企业创新调查数据库和工具变量法,以方言表征文化,本文实证检验了方言多样化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方言多样化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平均而言,以人口加权的方言多样化指数增加1%,企业人均私人创新投入会下降1.1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方言多样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主要在于信任效应(文化身份认同)而非文化交流效应。此外,由于自身资源、人才和风险限制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过程中技术链条的各部分外包给其他企业(即创新外包),但方言多样化增加了企业创新外包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方言多样化通过市场分割强化了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产品和资本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的省份,方言多样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