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清收不良贷款和欠息已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减亏增盈、走出经营困境求发展的大问题,也关系到加入WTO,同外资银行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各家金融机构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的比重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今年年初的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必须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并作出批示:"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今年不良贷款继续上升,又无合  相似文献   

2.
目前,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成为金融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衡量金融机构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随着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增贷款的不断增加,不良贷款比例下降已成为自然趋势,单纯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降点”的考核,已不能真实、全面反映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压降成绩。  相似文献   

3.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宋建荣今年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年,逐步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实现不良贷款比例全年下降2-3个百分点的目标,是当前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从莆田市目前情况看,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上升,信...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2001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而严格监管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则是重中之重,最近,我们对辖内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要切实有效地降低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除了有赖于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和金融部门加强管理、优化增量、千方百计活化存量外,从改进信贷管理、完善政策制度的角度看,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总行确定的信贷资产质量攻坚年。工商信贷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全面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新增贷款质量,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实现不良贷款比例由升到降的转折。  相似文献   

6.
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经营成本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不良贷款的比例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如果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长期降不下来,那么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国有商业银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加上一些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倒闭”这只“狼”终究是会来的。“狼”来了,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直面现实,采取有力措施,收回和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不良贷款经营成本构成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关系的分析,阐明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区农行正面临改革发展新形势和金融同业的激励竞争。我区农行主体业务信贷资产的优劣,关系到自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以致关系到未来发展的兴衰、成败,因此,全行上下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强化信贷管理,降低不良贷款,努力实现我区农行信贷资产量的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加强金融监管,把降低商 业银行不良资产作为中心工作任务的要求,实现今后三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每年平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3个百分点的目标,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的部署,最近南昌监管办组织人员分别对工作、中行、建行江西省分行所属8个二级分行2000年下半年新增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认真分析了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支农主力军,在“三农”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优势,对广大农户、涉农项目和涉农小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承担了政策性支农任务,为提高支农水平、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不良贷款就是其中之一,高比例和大额度的不良贷款,使部分农村信用社出现了经营状况日趋恶化、金融风险增大等问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阻碍了改革、发展的步伐,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清收和化解不良贷款成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头等难题。  相似文献   

10.
谢尔京 《国际金融》2001,(11):45-47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银行贷款业务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从当前看,商业银行的收益绝大部分仍是依靠贷款资产获取,而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总量和比例不断攀升,居高不下,其中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20%-40%左右,有些行甚至达到了40%-50%。如此庞大惊人的不良贷款,已危及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寻找规避贷款风险的对策,已成我国商业银行非常迫切的工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既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原因,本拟浅析其原因和对策,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做好贷款存量的清收与盘活工作,优化增量,从而切实扭转不良贷款现状,降低和化解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