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思竹 《新西部(上)》2013,(12):136-137,139
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国外学者着重从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方面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先河。我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意义、内容、问题及实践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着研究资料单一、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2.
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培养人们对于生态发展所负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而进行的教育,它是现代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具有同时性、渐进性、重点的选择性等基本特征。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知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这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性与普遍性、实践性与持久性、完整性与一致性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和投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国内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我国当前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十分不足,特别是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应深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推进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等四个方面,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与开展作初步性的探索,以期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推动力和环境基础以及必要的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生态道德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意识的树立与提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校要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注重绿色大学建设;完善生态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水平不高,是社会、学校、家庭等综合原因造成的。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校提高德育水平的发展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大学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同时要让大学生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广者,让他们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竟永华 《魅力中国》2009,(27):73-74
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等院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为此高校需要大力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业链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形成机理、构建及设计原理、稳定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虽起步晚,但是研究领域较广,国外研究较为深入,对生态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的整理,提出未来研究应侧重于定量分析,以便获取更为科学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栏专题刊发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杨立新研究员主持的天津市“十一五”社科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项目编号TJKS06——026)一项阶段性成果——“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五篇)”,包括生态危机的现实表现与直接动因、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道德表现、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一般原则、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范畴、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选择,以此为广大读者提供关于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认识论、系统论和方法论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天津经济》2007,(7):51-53
一、营造和培育开展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外界环境氛围生态道德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环境是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运行、实施的外部条件,生态道德教育能否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适宜、相互支持,是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逐渐显露,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突显出越来越严峻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力军,培养具有高生态道德标准的大学生,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成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使之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择取与应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从当前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在高校范围内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用校园规范与社会实践一起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不失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梵净山佛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包括众生平等思想、慈悲精神、利他施乐思想和净土生态理想观。其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对迅速开展持久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等多个场合提及并阐述政治生态问题,政治生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分析了政治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后,提出了大学生党员政治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并指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即应普及理念,培育意识;借力"两学一做",营造环境;建立考评体制,加强管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保障;阐述了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只有从法律政策机制、道德教育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方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金花 《黑河学刊》2014,(4):119-121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承担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承担起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将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课程中,既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道德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国外一些城市对此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发现,高度重视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城市绿化、生态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西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立  李松志 《特区经济》2012,(1):187-189
本文梳理了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国内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的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实证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的回顾以及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背景分析,应用比较的方法,找到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其他区域经济区的异同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找到自己发展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中顺 《魅力中国》2010,(3):180-181
生态道德是在二十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实施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的研究、教育和实践。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现在初中生的生态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结合道德品质培养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刘涛 《理论观察》2014,(9):36-37
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内容单薄,手段单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可行之路。挖掘、学习和继承儒释道三家生态思想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