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情     
我和小静是在一个小乡村长大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秘密,那个秘密是一只小鸟。10岁那年的一天,我要随爸爸进城读书了。当我哭着说"不"的时候,爸却说:"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下午的车。"我悄悄的跑到小静的窗前。对她说:"我明天就要走了,让我看一下受伤的小鸟好吗?"我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小静。小静也用  相似文献   

2.
幽默漫画     
《农家之友》2014,(1):62-62
<正>不对劲冬天,晚上去买烤红薯,称了一个,四块一。大爷说:"一毛钱不要了。"我掏了掏兜拿出一角硬币,对大爷说:"天这么冷,您很辛苦,有零的我还是给您。"大爷说:"谢谢啊!"我拿起红薯转身就走了。大爷在后面追着喊".小伙子,你只给了我一毛,没给四块呢!"  相似文献   

3.
幽默笑话     
《农家之友》2014,(12):42-42
<正>预防感冒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洗澡的时候含着一口水可以不感冒。我信了,一直十几年了我都坚持着,就算是偶尔感冒,我都在想是不是我含水的方式不对。今天打电话跟老妈唠起这事,老妈说:"其实含水不预防感冒,主要是你洗澡时唱歌太难听了。"音乐大锅饭小吴是个音乐爱好者,一天,他带乡下的姥姥去欣赏交响乐音乐会。刚看了一会儿,姥姥就跟小吴说:"看这个让我想起我们年轻那会儿的大锅饭。"小吴:"这和大锅饭有什么关系啊?"  相似文献   

4.
大智不智     
正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妇。他们养了一大群鸡,有公鸡,也有母鸡。某日下午,阳光明媚。一只金喙大公鸡带着他的妻子——一只芦花鸡惬意的晒着太阳。这时男主人对女主人说:"我去二舅家,你一人在家仔细门户。"说完披衣而去。金喙大公鸡闻言不由失声大哭。芦花鸡问其何故。金喙大公鸡道:"只怕我夫妻生离死别在即!"芦花鸡大惊道:"夫君何出此言?"金喙大公鸡说道:"男主人极少饮酒,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3日上午,我正在看《公仆*卫逢祺传》。李里同志来电话说,王庭栋书记去世了。我不相信地问,是真的吗?李里同志说:"你等着,我马上就去了。"我双眼流着泪水想,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6.
假期,大家庭聚会.母亲在做一道"冰糖肘子",她颇得意地说:"这道菜我是跟电视上学的,各种配料、调料都齐全,味道一定特别好!"妹妹听了,凑上前去说:"期待中!我真想吃出小时候过年吃肘子的味道,那叫一个香啊!"母亲信心十足地说:"我估摸着,这道菜一上桌就会一抢而光."听了母亲和妹妹的对话,我也满心期待.  相似文献   

7.
我找不到话语去鼓励和赞美他,这份在泥土中浸染过的恩情,值得每一个人去珍视和收藏白沙镇,没有繁华热闹的街道,没有宽敞明亮的营业厅,却有最纯洁的真情,如同一股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镇上的王大爷隔三差五就会来柜台存钱,每次都是三四百元。他的钱被灰尘包裹着,皱巴巴的,让我印象深刻。这一天,我却发现王大爷的四张百元大钞竟然有八张的厚度,于是我实在忍不住便问了起来:"大爷,您这钱是从哪儿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曾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60年前,她在英国伦敦进修,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会,人生地不熟,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会址。问了几个路人,都不肯详细指点,只是敷衍一句:"往前就是!"结果她东转西拐,兜了一个大圈子,到达会场时已经散会了。林巧稚回忆这件事时说:"我吃了苦头,却养成了一个习惯——此后,凡有人向我问路,我定要指点个明白,有时还要陪着走几步。"善于学"礼"的  相似文献   

9.
正夏天炎热,很多人都想要通过食物消暑,通常都会喝绿豆汤和吃苦瓜。它们都有消暑清热的作用。在不少人看来,绿豆汤就是把绿豆煮成粥调味就能吃了。但其实,绿豆汤并没有那么简单,搭配其他食物还会有不一样的奇效,快来看看吧。绿豆汤的功效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  相似文献   

10.
窗花姥姥     
偶尔在一家饰品店,看到了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剪纸,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老人慈祥和蔼的面孔,那就是我记忆深处的窗花姥姥. 第一次见到窗花姥姥是我8岁的时候在山东老家.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卷着雪花呼啸掠过山村,远处的山峦变成了雪山,近处房屋成了一座座雪屋,屋檐下垂着透亮的冰棱.有一天,姥姥对我说:"走,我们瞧瞧窗花姥姥去,她那屋里好玩."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正在讲课,底下有个同学打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巨大声的喷嚏……老师看了看她说:咋的?对这个知识点过敏啊?小学的时候上数学课,老师讲的正火热,我实在忍不住,举手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一脸嫌弃的说:"去吧,去吧!"我赶紧跑出去,走到后门,发现鞋带开了,就蹲下来系鞋带。老师赶紧跑过来,一脸惶恐的说:"你别在这拉啊!"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去少年宫看"首届安康地区幼儿书画展",我见到了一幅画:是用中国地图作背景的,画面上一群身穿各族服饰的少年举着桃子。我便很有些疑惑:为什么要举桃子呢?这时作画的小男孩过来告诉我那是心。我笑了:心是向下的,朝上岂不成了桃子。小作者便瞪圆了双眼:心怎么会朝下呢?——心永远是朝上的呀!我愕然了,心确实应该朝上。我们的祖国实际上就在我们的心中,因此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向上。我不知道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仿佛又看到:在那个夏日里,小强用他那二十八张纸片拼凑着一颗心,用他那不太标准的发音读着:heart,my heart,yourheart;country,my country,your country(心,我的心,你的心;祖国,我的祖国,你的祖国)……  相似文献   

13.
<正>绿豆汤"解暑解毒"的说法深入人心,夏天喝绿豆汤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了习惯。但你知道当它发芽后,营养发生了哪些变化吗?绿豆的微量营养成分中,B族维生素和铁、镁、锌等矿物质很值得称道。尤其是叶酸和铁,是一般食谱中比较容易缺乏的。不过,绿豆中有植酸、单宁等影响铁吸收的"反营养物质",使得绿豆中的铁吸收率比较低。当绿豆发芽时,植酸和单宁会被分解,从而降低了对铁吸收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发芽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主管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这周的晨会我来主持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我还是个实习员工啊,成天被各式各样的业务折磨得头疼,哪有精力来准备主持什么晨会啊?我回头向主管表示抗议,但是主管告诉我:"如果我们行是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晨会就是我们的家庭会议,现在你是家庭中的一员了,这次就由你主持吧。"主管的理由充分得让人无法拒绝。可是这是我第一次主持晨会,怎么去主持  相似文献   

15.
梨花又开放     
正去安徽砀山,必去梨园。有着"梨都"之称的砀山县,不仅有70万亩连片种植的果园,而且梨花怒放时,还能给人带来"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视觉震撼。我是在一个梨花又开放的春日,驱车赶到地处黄河故道边的良梨镇良梨村果园的。在此等候的朋友开口便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昨天梨花还在含苞待放,一夜春风召唤,今日梨园白茫茫一片。"听着他眉飞色舞的介绍,我不禁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以花喻"雪"的诗句来,这一新颖贴切的比喻,  相似文献   

16.
家有贤妻     
一有机会出门儿,哪怕不是去远处,也不是去大城市,妻只要听说,就顺手放下手中活计,连声嘱咐我:“千万别忘了。”时间一长,一个“千万别忘了”使我一下子就意识到她是在提醒我,最好在回家时,能给她捎些穿戴什么的。每次,我也总是边收拾行李,边附和着说记住了。 前些天有事去北京,临走前,妻又急匆匆地走进屋,一边帮我带上衣衫、毛巾、牙俱等,一边往我提包侧兜里塞手纸。我也习惯性地提醒她,下班后早去接孩子,晚上早点关门,照顾好老人什么的。前脚刚踏出家门,妻子紧跟在身后嘱咐:“可别忘了。”我回过头,看见妻正微笑着送我。 在北京办完事准备回家,同事忙着跑商场捎东西,我也就顺便给妻子买了件连衣裙。一进家门,妻就从屋里跑出来接我,甜甜地微笑着打量我,那种打心眼里往外冒的美劲儿,俨然是一个天真的  相似文献   

17.
脉管炎,属世界性疑难杂症,医学界称之为"第二大癌症".在脉管炎患者中曾流传着这样一支黑色幽默的悲歌:"脉管炎真糟心,先烂骨头后烂筋.花了钱遭了罪,治来治去治残废.手捂残足望明灯,痛得我呀直哼哼.遥遥望见满天星,时刻不忘杜冷丁,脉管炎真霸道,活着不如死了好"……  相似文献   

18.
幽默笑话     
<正>潮"你好,我住206房间,我房间的被子有点潮哦。""谢谢夸奖,先生,您真有眼光,这的确是今年最新款。"加油一天早上要去上班。一打开车门就看见老婆写给我的纸条:"一定要加油哦!"旁边还画了个心,当时我就感动了,心里默默地发誓:"老婆,我一定会努力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的。"15分钟后,在高速公路上,我的车  相似文献   

19.
正又是一年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爷爷一起过年,想起了爷爷家的那个小院子。我最近一次去爷爷家的院子,是去年的1月21日,回老家参加爷爷的百日祭祀。爷爷去世后,被埋在离院子不远处的麦地里。那天,我身披白布,手臂上带着黑白"孝"章,跟在姑婶叔伯后面,姑婶手里挎着一个小篮子,篮子里放着叠好的"元宝"和各种贡品边走边小声抽泣着。  相似文献   

20.
老梨树     
"省里脱贫工作马上要验收了,明天我们回一趟老家去,把老家规整一下。"父亲告诉我。"好!"我很平静地回答父亲。看似平静的我,实际上心里有一些小小的激动;每一次只要说到回老家,内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波动,搅动心里的那一抹平静。那个贫穷、寒酸的小山村,还有那幢已经有些破败的老房子,总会有那么一根细细的丝线牵联着我——老家的那颗老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