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航运看好′97回归郑金岩去年香港货物进出口整体表现疲弱。据香港贸易署统计,1996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为34550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出口(含转口)贸易额为141万亿港元,进口为15450万亿港元,贸易逆差达1350亿港元。由于外贸的抑...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资本流动中心。香港的财政状况总体良好,自采用中期预测以来,政府开支累积增长与本地生产总值累积增长一直呈平衡上升趋势。截止1999年6月,资产方面.外汇基金投资4159.l亿港元,银行存款29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匕,8亿港元,暂支款项48.9亿港元,暂记帐款1.58亿港元,共422837亿港元。负债方面,暂收款项一111.54亿港元,暂记帐一1.3亿港元,共负112.以亿港元。财政储备为4115.6亿港元。1999年7月底,港府…  相似文献   

3.
香港外汇储备全球排名第六本刊讯1993年香港外汇基金总额为3483亿港元,比1992年增长21.1%;其中外币资产折算为3355亿港元,港元资产为128亿港元。外汇基金累计盈利由1992年度的1066亿港元增至1276亿港元,上升19%,此数字包括了...  相似文献   

4.
1994年,香港经济继续受到中国内地因素的强有力的推动,对外经贸持续发展。1—8月,外贸有较佳表现,总额达15321亿港元,比1993年同期增长12%。其中:港产品出口1402亿港元,进口7923亿港元,转口5996亿港元;进口和转口分别比1993年同期增加13.4%和16.2%。出口下降2.7%。  相似文献   

5.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那么,香港保险业所处的现状七。何?“九七”之后,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本大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一一、香港保险业的现状1、香港保险业发后迅速,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ito4年香港保险业增长20%,一般保险及长期保险的总收入共达392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伍的3.8%.一般保险的毛保费收入维持16%的稳健增长,达ig7亿港元.直接业务及分入再保险业务分别达148亿港元及毛9亿港元。除了汽车保险业务外,所有主要业务类别的毛保江收入皆有增长,其申以一般责任…  相似文献   

6.
邵玫 《沪港经济》2012,(3):42-43
由于风险偏好明显降低,香港基金面临不小的赎回压力。近日发布的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数据显示,香港基金业在去年9月、10月分别净流出4.69亿美元、2.9亿美元(合计约59.2亿港元),为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的最差状况。  相似文献   

7.
香港去年旅游效益不降反升据香港旅游协会发表的资料显示,1995年香港的旅游业收益达750亿港元,较1994年上升16.6%。所有主要市场的旅游消费均未下降,有的旅客市场更有可观的增长。去年日本及韩国是在香港旅客市场消费最多的,各为163亿港元,较前年...  相似文献   

8.
今年香港电脑产品出口前景仍佳电子业是香港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1995年出口电子产品总值达3800亿港元。电脑和电脑组件制造虽为新兴产业,但近年发展相当迅速,据统计,1995年港产电脑出口值达134.5亿港元,较1994年增长32%,在整个电子业出口中...  相似文献   

9.
香港国泰航空(CathayPacific)昨天向投资者发布预警,声称其签订的燃油对冲合约造成的亏损已增加一倍以上,达76亿港元(合9.8亿美元)。在11月,这家基于香港的航空运营商表示,按市值计价,其对冲合约亏损达28亿元港元,并警告称各部门收益普遍缩减。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前半期香港外贸发展特点90年代前半期香港对外贸易在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其主要特点是: 一 进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的前半期,香港对外贸易保持了80年代的发展趋势,持续高速发展,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1993年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2万亿港元大关,达到21188亿港元,1994年  相似文献   

11.
大事记     
《沪港经济》2007,(6):9-9
上海一季度房产投资同比增近20%,香港拟投资300亿港元重建观塘市中心,香港上年度税收1551亿港元创新高,上海“五一”长假零售额41.82亿元创8年新高,香港外汇储备资产增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近日发表了今届任内最后一份预算案,即2007/2008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推出了诸多宽免措施“还富于民”,将今年盈余的45%回馈给市民,被人称为是“派糖”、“派利是”。其中包括:宽免49亿港元的薪俸税、52亿港元的差饷,调减2.5亿港元的物业买卖印花税,安排8l亿港元退税,以及15亿港元的额外社会保障援助,还拨款9亿港元以扶助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3.
香港机场管理局总裁彭定中在2006年1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机管局计划投资15亿港元提升客运大楼建设,其余30亿港元用于飞行区建设,所有工程将于2010年竣工。去年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比2004年上升9.7%,达到了4074万人次,货运量也上升9.9%。彭定中还表示,香港国际机场将朝着年客运量在2025年达到百万人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港商投资内地新发展凯仔最近一年半中,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往来可谓是一帆风顺。无论双边贸易还是港商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广度都有新的突破。转口贸易一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去年,香港转口贸易总额为8,230亿港元,其中大陆转口为7,270亿港元,占香港...  相似文献   

15.
吴菲菲 《环球财经》2013,(12):90-93
10月25日,控股越秀地产的广州越秀集团宣布,将以约116.44亿港元(约合92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创兴银行75%的股份。六天后,万科集团宣布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徽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的不超过8.84亿股H股,涉资逾30亿港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徽商银行完成上市后,持股8.28%的万科将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6.
杨益 《中国经贸》2012,(19):25-27
转眼问香港回归已15周年。虽然内地企业进入香港远早于此,但真正取得突飞猛进发展,收效最显著的却是在这15年。1997年,内地在香港投资的企业中,总资产过千亿港元的只有中银香港一家。15年后的今天,已经有16家中资企业总资产规模迈过千亿大关。也就是在这短短的15年问,内地已由受资者变成了投资者,资本流动由回归前的香港向内地单向流动为主,转向回归后的双向流动。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1998年内地企业在香港投资存量为2137亿港元,不到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存量的40%;2010年内地企业在香港投资存量达31273亿港元,为1998年的14.6倍,还略高于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存量。内地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香港的平台作用;香港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内地企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香港简讯     
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表示,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2位。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也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经营。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08,(1):52-53
1938年,”联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集团),总部设在香港。目前,华润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华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700亿港元,营业额达940亿港元。  相似文献   

19.
11月13日,港英当局首次发表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1993)的数据(见附表),这为分析整体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资料显示,1993香港居民从境外赚取的总收入达3,183.97亿港元,而非香港居民从香港赚取的总收入则为3,084.58亿港元,即香港实有99.39亿港元的净收益,相当于当年本地生产总值(GDP)8,998.69亿港元(以当时价格计算)的1.l%。以此计算,1993年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共9,098.08亿港元,折合1,166.42亿美元。以1993年香港人口共591.9万人计算,人均为19,706美元。  相似文献   

20.
香港钟表市场近况产品与市场趋势截至1993年3月,香港有1421家钟表厂,雇用员工17469名。技术工人平均日工资约%0港元,一般员工平均月工资5718港元。外来资金约1.4亿美元,有引家外资厂,雇用3300余名员工,占全部钟表业员工的15%。外来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