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雪茹 《财贸研究》2001,12(5):58-69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作定性描述,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管制利率、市场利率和灰色利率三种利率,然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TSP辅助软件包,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指出储蓄和投资对利率的无弹性;进而分析原因,逆向概括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五个条件:金融深化和金融资产高度、居民消费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信用制度硬化、政府管理利率职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10—2016年4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DEA模型分别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效率、资金运用效率和总效率。运用Tobit回归分别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各阶段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影响不一,但却均有利于资金运用效率与总效率,不利于资金来源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云  程丽萍  郑忠 《商业研究》2006,(18):120-123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对各国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构建适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利率调控模式,所以必须了解“利率通道”调控模式的运行机制,运用实证数据对“利率通道”调控模式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以“利率通道”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调控为辅的利率调控模式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利率风险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本文对该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识别,并以工商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工行目前所面临的风险现状。最后,本文从利率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风险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直接表现。我国在近些年,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而作为中国银行业中的特殊群体,资产规模小,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将面临怎样的利率风险,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本文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山东省内4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利率敏感性分析,从而对利率市场化下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这几家城市商业银行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利率受管制和市场化两股力量决定,这两种力量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kumbhakaParmeter(2009)提出的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管制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处于低位运行状态。(2)相对于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商业银行净利差受政府管制的影响更为明显。(3)政府管制和利率市场化对地方性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均要大于对全国性银行的影响。我们建议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应当差别化对待。  相似文献   

9.
武慧珺 《中国市场》2014,(48):115-116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被国家"十二五"规划、十八大和两会提上重要的议程,因此,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国情来对最后一步的攻坚阶段该怎样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文章根据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关理论和扩展的泰勒规则形式,构建了利率决策模型形式,并结合我国实际,实证研究了适用于我国央行的利率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利率决策的主要变量和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费新 《商业研究》2003,(20):99-102
当前 ,我国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外部均衡过程中 ,要受到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由于人民币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 ,决定了我国内外部均衡的实现要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但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又被当今社会诚信缺失所破坏。我国目前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所实行的强制结汇政策也导致了外部失衡对内部均衡的冲击。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过 ,由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在逐步提高 ,运用人民币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均衡的条件也在改善  相似文献   

12.
传统贸易理论在研究影响一国净出口因素时只考虑了汇率和收入水平,本文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利率和油价因素,并以美、中、日三个石油净进口大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上升减少投资需求,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增强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油价上涨,石油进口支出增加,一国进口总额增加。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即净出口与利率呈正向关系,与油价呈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春季 《商业研究》2011,(10):118-12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uses wavele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ot exchange rate and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for seven pairs of countries, with a small country, Sweden, included in each case. The key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tends to b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ot exchange rate (domestic‐currency price of foreign currency)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approximately the domestic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foreign interest rate) at the shortest timescales, whil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is more frequently found at the longest timescales. This indicates that among models of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using the asset approach, the sticky‐price models are supported in the short run and flexible‐price model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5.
我国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83~2006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相互影响;FDI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FDI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型特征,FDI对进口的影响迅速。对GDP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汇率政策的调整应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依据,重点考虑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汇率波动传递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以价格和利率为媒介可以形成直接传递效应和间接传递效应,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若以利率媒介为着眼点,汇率波动的传递机制可以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描述,并通过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的构造来描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指导汇率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经济增长效应的描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mploys the smooth transition autoregressive model to evaluate the persistence of oil price changes, and chooses monetary policy variables as transition variables of the model to assess their roles in the persistence effec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il price changes displayed asymmetric adjustments within different regimes and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movement of interest rates than inflation rate. In addition, high inflation rate would give rise to low oil price persistence, and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would bring about higher oil price persistence. Moreover, when the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were over their threshold values, the persistence effects of oil price changes were opposite. In the present relatively low US interest rates, adopting either an inflation-targeting policy or/and a debt-financing policy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the timing is appropriate and the effect will be positive and expected because of low persistence of oil price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石油对我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自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自2003年后,国际石油价格爆涨,我国石油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危险。同时,我国石油贸易还存在越贵越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形势,认为我国石油安全已经处于危险状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石油安全和改善石油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ssuing price of debentures in Brazil in the period from year 2000 to 2004, applying a factor model, in which exogenous variables explain return and price behavior. The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include: rating, choice of index, maturity, country risk, basic interest rat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rate spread, the stock market index,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dex variabl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and bond's maturity influence pricing and points out associations of long-term bonds with better rating issue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empirical evidence which links the exchange rates to monetary variables in the newly entered ten EU members and Turkey. Using the panel version of various cointegration tests, we find a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nominal exchange rate and monetary variables such as monetary differential, output differential, interest rate differential and price differential. In addition, 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our error-correction framework of the out-of-sample predictability outperforms random walk after two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