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萍 《企业经济》2003,(7):53-54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本文是从广义角度探讨走出去战略。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请进来。应当说,请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请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入世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 ;中国企业要抓住“走出去”的时机 ;中国企业要瞄准“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中国企业要选择“走出去”的经营策略 ;中国企业要找到“走出去”的合适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跨国战略联盟--"走出去"经营战略模式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中国对外经贸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请进来”,从最初进口消费品到后来引进设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乃至整个外国企业,使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纪经济接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双缺口”,即资金缺口和技术缺口,拉动了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应该说,“请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政府如何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创造条件。这其中,至少有“指引方向、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指引方向政府应正确把握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走出去”战略是国家战略,政府必须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主体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要顺利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妥善处理国家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王海腾 《新远见》2012,(9):34-41
从2001年“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在十多年的实施中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最强劲的海外投资母国,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战略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企业由内向外扩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国外经济合作,成绩显著。作为大型企业的中原油田,发挥自身优势,在亚洲、非洲、欧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分公司,实施以石油钻井为龙头,工程承包、贸易、国际合作经营综合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授予“中国陆上承揽国际钻井项目最多的公司”荣誉称号,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开展国际经营的典范。我…  相似文献   

7.
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那么,企业文化的国际化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题中之议。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正确把握企业国际化中文化差异与沟通的关系,顺利实现跨文化管理,打造中国企业的软竞争力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各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战略时,将面临着与在国内经营截然不同的各种挑战.如何适应当地文化、管理国际化人才决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效果.中国企业应准确识别“走出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劳动法律规制、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职业生涯管理等一系列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加以有效规避,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看着世界地图做生意,更好地赢取国际化红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战略,而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文在重新认识品牌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品牌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初“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似乎变得更加坚定了。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走出去”战略?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还需要政府的哪些政策支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先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成就斐然,在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建华 《企业活力》2002,(12):30-31
<正>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正式写入“十五”计划。预计未来5~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起步晚、经验不足,如能在比较与借鉴中,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逐步形成并实施以产品外销和投资境外为特征的“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去的多年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技术动力。  相似文献   

14.
"走出去"战略是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促进。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小企业》2005,(3):6-6
今后5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活动。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明确指出,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和符合上海战略需求的领域是下一步本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两大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6.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是新时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举措。这对于我国更有效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不足,加快产业升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面对世界跨国公司占优势的格局,我国各类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在经营理念、企业制度、管理方式和人的素质等各方面实现大的跨越,加快打造现代企业的步伐,形成一…  相似文献   

17.
今后三年,上海将大力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经济活动。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和符合上海战略需求的领域是下一步上海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两大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8.
李谠 《经济界》2006,(3):36-38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外承包工程为例,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200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17.6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4.6%;有49家企业进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2005年8月发布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然而,在为成就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存在的隐忧:2005年ENR225强中,前10名与中国企业无缘,前20名中仅有1家是中国企业,前50名中仅有4家,前100名中只有9家,有一半以上的入选企业(27家)排名…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今年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国家应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完善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他说,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近年来,面对国际化的新形势,党和国家又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在“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亦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825家,中外方协议总额累计10.5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6.95亿美元,境外企业(机构)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