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企业的外币业务越来越广泛和频繁.所谓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帐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以及计价等业务.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成本位币用以记帐、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这种记帐本位币一般即本国的货币.但某些企业经过政府批准,也可以用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如我国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记帐本位币可以为人民币,也可以是某种外币.凡以本国货币为记帐本位币的企业,还可以分别设置各该相同的外币帐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等帐户,并分别核算.至于经批准以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的企业,在决算或结算时,仍应折合成本国货币,编制本国货币的财务会计报表.这都是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在市场上,本国货币与各种外币之间会形成一种比价,称为汇价.这种汇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汇价一旦发生变动,按市场汇价折合的记帐本位币金额与帐面记帐本位币金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这就是汇兑收益或者汇兑损失,在会计上称为汇兑损益.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期以来 ,违规以外币计价结算的情况在不少地方存在 ,如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和驻华机构以外币支付员工工资 ,一些涉外宾馆、写字楼以外币收取租金 ,一些国际大型演唱会的门票也以外币计价。这些行为损害了人民币在我国境内的主权货币地位 ,有的还成为外汇非法交易市场的“汇源” ,扰乱了正常的外汇秩序。国家外汇管理局强调 ,擅自以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的 ,将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改正 ,并按有关外汇管理规定进行查处。国家外汇管理局重申不能用外币发工资@丁然  相似文献   

3.
记帐本位币,是指乡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反映经济业务统一使用的记帐货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以人民币为本位币,记帐单位以人民币元为单位。有些企业以外币收支为主,也可以选定某一种收支较多的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相似文献   

4.
外币业务是以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我国企业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一般采用外币统账制,即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必须及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企业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外币汇率变动,会引起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动,从而产生汇兑损益。企业需要对发生的外币业务汇兑损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正确核算,并分析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这是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外币业务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买或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借入或贷出外币资金;取得或处理外币计价的资产,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记价的负债。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方法。外币统账制是指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分账制是指在日常核算时以外币原币记账,分别币种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我国绝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6.
曾玫 《广西审计》2001,(1):47-48
赁币计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会计核算需要通过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度量尺度来实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全面、系统的反映。当发生本国货币交易时无疑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尺度;但当涉及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时,即出现外币交易,显然就面临着两种或多种计量尺度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有关外币交易的会计核算也日显重要。   如果企业选定本国货币作为报告货币,作为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就必须将外币交易中原始的计量单位——外币折算为本国货币,在会计记录中作出双重反映。事实上,企业也只有将外币折算为报…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相似文献   

8.
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率浮动加大,市场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即期汇率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此进行了规定。本文就即期外币折算和外汇衍生产品外币折算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对外汇衍生产品的价值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康 《会计之友》2012,(25):96-97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不断加大。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目前适合我国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防范方法包括:调整对外报价把币值下浮风险计入价格;利用银行押汇和贴现业务转移汇率风险;选择适当的国际结算方式;积极运用外汇保值条款;掌握外币的趋势做好计价货币的选择;提前收付外汇或拖延收付外汇;发展易货贸易业务;买卖远期外汇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进入WTO,企业的外币业务必将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而增多。有关外币业务的核算,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等及有关涉外法规(下称“制度”)虽均有明确规定,但在实务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某些财会人员来说,外币业务仍然是一个生疏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对外币业务核算的要点及主要实务操作,谈点体会,供参考。一、外币业务核算的要点企业的外币业务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和债务(如短期借…  相似文献   

11.
《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从10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边贸边境贸易允许使用毗邻国家货币计价结算。 《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实施后,边贸企业和境外贸易机构进行边境贸易时,结算方式将增多。根据原来的规定,边贸企业与境外贸易机构进行边境贸易时,只能用可兑换货币或人民币计价结算,毗邻国家货币仅限于在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与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二)外币项目的套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相似文献   

13.
以外币为记帐本位币的核算钱锦华涉及外币的记帐业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和……”,而以外币为记帐本位币的会计原理方法在书刊中介绍极少。本文拟对以外币为记帐本位币的核算...  相似文献   

14.
涉外企业有关外币经济业务事项 (以下简称“外币业务”) ,由于在会计核算中存在原币与记帐本位币之间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算差额 (即汇兑损益 ) ,导致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有一定难点。现以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币业务为例 ,阐述外币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方法 ,供参改。一、外币业务的分类企业的外币业务 ,大体可分为5类 :一是外币的收入 ,即收汇 (包括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收汇 )、购汇 ,以及外币存款利息等 ;二是外币的支用 ,即用汇 (如资本项目、经常项目的用汇 ) ,及支付员工薪金等 ;三是售 (结 )汇 ,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收到外汇时…  相似文献   

15.
杨文忠 《内蒙古财会》1995,(3):43-43,46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折算成要求的另一种货币重新表示的合计处理程序。折算外币对务报表的目的,就是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及其他有关方面的需要。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地区需要与其他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被投资企业或附属企业,如以当地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并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将其报表折算成人民币柱表.然后再与企业本身按人民币编制的时务报表进行合并。我国涉外企业如以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其年度的各项对外报关的报表,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算。有关外币账户是指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债务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预收账款等。  相似文献   

17.
《会计之友》2006,(28):8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  相似文献   

18.
第三节汇兑损益的核算一、汇兑损益的概念汇兑损益指企业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帐本位币时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差额。这些差额具体表现在由于记帐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或帐面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增加金额或减少金额。例如,在外币折算中发生的折算损益,在货币兑换中发生的兑换损益等,都是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相似文献   

19.
汇率并轨后外币业务核算方法简介刘汝燮第三部分进出口贸易的外币核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国内不少企业都在进行不同规模的商品(产品)进口或出口业务,而这些业务又大多是以外币结算、收付的,因而这些企业就必须遵照现行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关于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赵彦锋 《财会月刊》2012,(25):19-20
如果以外币计价的货物购销交易与款项结算没有同时进行,与此有关的外币业务的处理时点包括交易日和结算日,由此形成的折算差额在哪期计入损益,取决于企业对外币业务是选择单一交易观还是两项交易观。虽然两项交易观点已成共识,但该观点下折算差额的处理仍有递延确认法与即期确认法之分,本文支持即期确认法下的逐步结转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