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气候变化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国际社会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不断增强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和水平。本文从甘肃实际出发,梳理分析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影响原理及国内外应对措施的基础上,运用压力测试方法评估气候风险对地方法人银行的中长期影响,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和监管统筹协调、完善气候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气候风险监测预警评估框架、加强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应对当前气候风险管理问题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低碳金融市场有望成为超过石油市场的全球第一大市场。近年来,国内无论银行业监管者还是商业银行自身在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方面都作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有效实践,为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低碳经济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低碳金融业务发展中也存在银行在环境风险的评估、管理和环境价值创造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在低碳金融业务的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等方面,也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金融模式无法满足低碳经济需求等问题。目前,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通力合作,同时完善银行与此有关的制度、技术,加大产品创新和制度的执行力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与低碳有关的业务,助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陆露 《河北金融》2022,(5):44-47
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完成“双碳”目标所需资金缺口较大,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在战略性、公益性、针对性等方面相契合互促进,应积极发挥特殊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处理好拓展边界和突显优势、资金筹集和有效利用、政策倾斜和精细管理几类关系,以绿色金融为联结点探索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路径、为风向标推动资金闭环管理、为试验田加强规范建设,研究创新符合自身特点的主体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现独特性、质效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缓气候变化而进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以直接投资融资、银行授信或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包含碳排放权及相关衍生品的交易与投资、低碳项目的开发与融资及其它相关的金融交易或中介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晟 《时代金融》2011,(36):234
在倡导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银行低碳信贷伴随低碳经济而提出,提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将碳排放水平作为评判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来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低排放、低污染,用金融手段保护环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推行低碳信贷的实践情况,解析在推行低碳信贷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有效开展低碳信贷,解除困境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银行税的理论探讨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代,出于保证金融业公平竞争、预防金融系统风险和加强危机管理的目的,各国监管机构逐步开始考虑实施银行税政策.但对中国来说,银行税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理论和适应性分析有待深化.本文通过对银行税的含义、监管逻辑以及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进而为我们更好地把握银行税这一未来国际银行业监管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以及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危机风险。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强危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是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市场风险给多家商业银行造成巨额损失,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金融市场风险逐渐上升到与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国际比较,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与西方银行相比存在明显的劣势,西方  相似文献   

9.
对推进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具。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碳金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我国碳排放实际出发.通过借鉴国外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做法,对推进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以及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危机风险。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强危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是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金融业也应当集全社会.全行业之力,开辟出一条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贡献出一份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低碳型绿色金融.支持中国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银行贷款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给银行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银行要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根据相关规定操作,从而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确保银行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银行管理实践,分析了当前银行业贷款管理存在的基础管理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础管理,强化制度落实等加强贷款管理的对策,对强化内部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技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引擎,两者的高效结合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故而发展科技金融势在必行。商业银行是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主体,但在当前环境下面临许多瓶颈,且在其基层机构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为落脚点,分析了其在发展科技金融中,在政策执行、业务拓展、获取支持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出加强差异化政策制定、加强专营机构建设以及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相关顶层设计、各领域实施方案、各方面支撑保障措施以及各省区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发布,构建起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N”政策体系给银行金融服务在投融资经营、业务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方面提出更细致全面地支撑社会经济低碳发展的新要求。银行积累丰富的绿色金融技术应用经验,涵盖绿色资产识别、数据与量化、认证与溯源、风险能效管理、信息共享披露等重要环节。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结合低碳发展新要求和金融科技前沿新应用,技术赋能促进银行低碳转型从银行业的经营特点看侧重在资产端、自身运营以及低碳场景创新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步改变金融生态,金融科技成为传统金融业提效降本的动力源泉.机遇与风险并存,金融科技的加入是否对传统金融造成风险冲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采用TENET方法搭建以金融科技、银行和证券机构为主体的风险关联网络,融合PMFG极大平面过滤图法,分析金融科技同传统金融主体的风险传染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性风险路径的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银行与证券,金融科技的内外部风险传染性最强;金融危机加强了风险传染的跨部门属性;风险传染以规模、业务相近的直接渠道为主,对关键性路径的识别有助于挖掘金融科技机构的潜在风险点.监管当局应加强对金融科技机构的宏微观审慎管理,识别同部门与跨部门的风险传染路径,优化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国际碳基金的发展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发达国家为此成立碳基金来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而中国对碳基金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立碳基金: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量;提高国内企业与银行对CDM项目和"碳金融"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方法与制度,以保证碳基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建设;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参与碳基金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低碳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一是积极开展低碳授信工作,包括:开拓信贷市场,寻求有效信贷资源;根据赤道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完善低碳绿色信贷的环境。二是拓展中国银行业的低碳中间业务领域,包括:为CDM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政府需在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应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碳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乔海曙  张贞乐 《金融论坛》2006,11(11):48-52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碳金融已成为全球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并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竞争新领域。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碳金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同时存在机制缺失、风险规避能力不强等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碳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碳金融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浙江金融》2007,(3):25-26
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中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对金融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现代金融中介功能观认为,风险管理是银行金融中介的核心业务,银行总是持有并管理风险资产,而随着银行新业务的拓展和衍生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大大加强。银行金融中介风险管理功能的增强和信息技术的变革极大推动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