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则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投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与传统的救活国有企业的办法相比,债转股无疑是具备了诸多创新特质,它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目标创新。政府推出债转股的举措,其用意是取得“双赢战略”,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以规避金融风险。据一些专…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债转股,对于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提高银行的资信度,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是有益、可行的。“债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更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3.
高志谦 《经济论坛》2001,(24):45-46
一、债转股的本质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变更债务人的注册资本或债权人以债权出资与债务人新设公司,并取得股权的投资行为。就我国实践而言,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依法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  相似文献   

4.
刘昌华 《发展研究》2000,(10):26-28
债转股是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而采用的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债转股就是把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债转股为搞活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债权转股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债权转股权的意义深远。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变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有积极意义,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亦有积极的影响。一、债权转股权的含义所谓“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是由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将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更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将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伍中信  文学 《经济导刊》2003,(12):65-68
债转股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债转股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罡 《经济问题》2001,(3):22-23,36
债转股指的是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8.
所谓债转股是在国家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以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转股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的过程中,实际上成为企业的“阶段性”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后,可以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的形式收回这笔资金。实施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很…  相似文献   

9.
一、债转股的理论内涵债转股,它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与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通过实现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困境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形式。从我国目前的操作现状来看,主要还是封闭型。封闭型债转股,是指债转股企业的不良资产仅限于在债转股企业、商业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者之间进行封闭性循环,而不允许出售或者转让给第三者。它存…  相似文献   

10.
沈金菊 《经济师》2000,(4):85-85
何谓债转股 ?就是债权转股权 ,即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将商业银行原有与企业的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也就是说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成为企业股东 (阶段性的 ) ,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参与企业重大事物的决策。由此可见 ,企业通过实施债转股 ,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 ,经营环境将有所改善 ,尤其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将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资本结构是指资产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组合 ,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其中 ,主…  相似文献   

11.
曹慧  周兴荣 《经济论坛》2002,(17):18-19
“债转股”方案运作的机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形成新的股权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待企业经营好转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兼并、合并、股份回购等方式收回投资。上述环节环环相扣,即资产收购、资产管理、资产处置三个方面同时展开。实施“债转股”后将形成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三赢”的格局,对于我国目前的国企改革来说可谓是一剂良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债转股”的有效性 我国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普遍表现为高负债率。对七个城市的国有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债务中,有20%是不良债务,即使按照这个比较保守的比  相似文献   

12.
萧文 《资本市场》2001,(1):12-16
<正> 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步履维艰。作为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它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就与这部分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家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债权转股权的职能和手段,也就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部分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就被列为债转股的对象。正因为如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现国企脱困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债转股是我国国有企业脱困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退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实施债转股的政策性过渡机构,它能否顺利退出是整个债转股工作成败的关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股权回购、股权转让和财政核销三条通道退出。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债转股的巨大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面临的困难很大,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债转股政策的直接产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十年的暂定存续期,其所持股权只是一种“阶段性”持股,最终须实现退出与变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退出变现方式与结果将直接决定债转股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效果。本文通过对债转股政策基本目标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方式对政策目标兼顾性的分析,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应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并且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股权转让方案。股权退出与变现的几个基本目标由于国家实施债转股的特殊背景与目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脱困),以及债转股企业的特殊构成(以资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经济学界、金融界酝酿已久的事情,但因法律和操作问题拖延至今。去年7月份,国务院已原则通过《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也做了明确的阐述。至此被媒体称为“国企改革的最大动作”的债转股终于启动了。该政策估计将取代1995年出台的“优化资产结构”试点的挂帐免息政策,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企改革以及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措施。一、债转股的意义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原来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企的持股和被持股,或控股和…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就是国家成立了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贷款剥离出来,分别转交给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债权人由原来的贷款银行转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再将这一部分不良贷款转化为投入贷款企业的资本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就由原来的债权人转变为股东,依法享有股东权益,企业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通过债转股的政策,扭转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局面,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并消除国有银行承担的巨大金融风险。实行债转股政策,对国家、企业、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祥仲 《技术经济》2000,19(10):51-53
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权转股权。债转股后的企业由原来的还本付息改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 ,依法执行股东的权利 ,参与公司的重大事务决策 ,但不干预正常的经营活动。政府有关部门称 :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 ,是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的重大举措。尽管该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但该举措本身所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该举措的表面效应分析 ,由于债权转了股权 ,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一下变成了股份投资 ,呆帐死帐变…  相似文献   

19.
梁福成 《经济师》2000,(7):99-101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是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转化为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在我国,具体指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以AMC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转股权。一、债转股是一项帕累托最优的手段债转股旨在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负债率及财务费用负担。这项举措的实施,将成为我国国有资产大规模重组的一个契机。其现实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脱困目标艰巨。部分企业的银行负债率过高,总资产盈利率低于银…  相似文献   

20.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1999年9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定“债转股”协议,这标志“债转股”工作迈开了第一步。“债转股”政策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作为投资主体,依法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陷入财务困境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转股。与此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可以不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实施“债转股”工作。它是银行部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