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我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通过标准规范和指导农产品生产,用标准规范生产技术措施,控制农药残留。减少有害物质,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的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规模化和产业化,进而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如今,许多农业地区卖粮难,农民持续增收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所面临的矛盾和难题。 河南最大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的驻马店市正是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才有效提升了发展质量和速度,推动了驻马店各县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的卫生安全生产既关系到广大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民增收,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在京、津、沪和深圳四城市试点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2年在全国大城市逐步推行。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和缺陷 农产品流通不畅问题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20余年的整个进程,并越来越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农民增收的障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加工储运、保鲜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比工业品更加脆弱,农民不同程度的存在卖粮难,卖棉难,卖菜难和卖蕉难。  相似文献   

5.
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出口大省,搞好农产品流通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物价稳定和民生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产品流通有了很大发展,但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流通主体发育不够、流通方式落后,农产品“卖难”“买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绿色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对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快速增长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应对绿色壁垒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云南省农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农产品出口与农民增收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其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迅速发展。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已成为云南省农民增收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农产品产量总量过剩、农业发展速度放慢、农民增收日趋困难的形势下,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明确目标、增添措施,加快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这对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真分析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确保农民增收,对于调动农民种、养殖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认真分析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然后对如何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亚军 《开放潮》2005,(9):47-49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开辟增收途径?发展农产品加工是较快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着。对于农产品加工,专家称之“升级工程”,农民叫它“生财产业”。在今天入世的新形势下,再不千方百计地把这个“富民”产业搞上去,单纯在农业内部调来调去,不但解决不了农产品市场制约问题,而且也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因此,要从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农产品加工问题。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品牌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