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核壳结构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O2的表面性能、无水乙醇对SiO2表面电荷的影响是保证纳米SiO2/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针对核壳结构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O2的表面性能、无水乙醇对SiO2表面电荷的影响是保证纳米SiO2/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纳米SiO2对仿真幕墙表面进行改性,综合考察了不同SiO2含量下固化时间和涂膜交联度对涂膜硬度的影响,以及SiO2含量对涂膜交联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表征手段来研究表面改性的效果和分散状况,结果得出纳米SiO2含量应控制在2%-8%涂膜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唐莉莉 《活力》2005,(5):276-276
纳米SiO2粒子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利用它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特殊性能或性能更加优异的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SiO2特性、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我国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乳液共沉法原理,将NaSiO3·9H2O与盐酸在助剂的作用下生成的纳米SiO2乳液与天然橡胶胶清共混,凝固后制得纳米/胶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改性剂的种类、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及纳米SiO2的用量对纳米SiO2/胶清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超疏水纳米复合材料及研究其疏水特性,将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x利用高速搅拌和超声波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使纳米SiO2-z均匀分散在具有疏水性能的氟化有机硅树脂中.借助SEM、X射线能谱分析和接触角影像分析法等测试手段,对它们的测试结论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偶联剂处理过的SiO2-x粒子对涂膜表面进行修饰后,所得的材料存在纳米与微米相结合的双层微观阶层结构,具有超疏水性能.在小型人工覆冰实验室内对该涂料涂覆的马口铝板、导线进行覆冰试验对比研究及脱冰试验.结果表明,涂层能降低覆冰层与基体的粘结力,冰与导线脱冰力矩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总剂量电离辐射效应对MOS器件的影响,研究了MOS器件中的电离损伤机制,MOS器件的SiO2氧化层中因为电离辐射而有沉积能量,使得氧化层电荷和界面态电荷在半导体(Si)表面感生出电荷,使SiO2/Si界面电势变化,从而导致MOS管的阈值电压漂移、跨导退化和漏极电流下降.  相似文献   

8.
SiO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和极低的热导率,这些性能使得这种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气凝胶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国内外对于这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讨论了SiO2气凝胶进一步在建筑材料上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酯乳液水性涂料是涂料中重要的一种。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一般是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作用下,丙烯酸酯单体及活性单体N-羟烷基丙烯酰胺或N-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共聚制得。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丙烯酸(AA)与丙烯酸丁酯(BA)共聚乳液为表面活性剂,丙烯酸酯单体及活性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合所得乳  相似文献   

10.
邓仲勋 《价值工程》2013,(14):309-310
硅烷偶联剂对SiO2粉末颗粒的研究性能,呈现的形状是球形的小颗粒,而SiO2的样品就是好似非晶态的物质物;SiO2/PEG两个的下融合就会出现很多的增稠。  相似文献   

11.
含铬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iO2-TiO2系玻璃光催化降解含铬废水的实验。在Cr6+浓度为80mg/L、体积为100ml的废水中,投加0.7g组成SiO2与TiO2的分子比为8:2的SiO2-TiO2系玻璃,光照反应体系3h,Cr6+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12.
将石墨烯(G)加入到二氧化钛的溶胶中,以导电玻璃为基底采用浸渍-提拉的方式首先制备G/TiO2复合薄膜。在此基础上,通过SnCl2与Na2S的表面反应将SnS纳米颗粒分散在G/TiO2复合薄膜表面,得到SnS/G/TiO2复合薄膜。分别用XRD、SEM、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测试了复合薄膜的光电转换性能,探讨了复合薄膜中电子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TiO2-SiO2复合薄膜,文章研究了SiO2添加量对润湿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TiO2薄膜中加入SiO2,能显著降低薄膜的润湿角,超亲水性状态可以保持很长时间;当SiO2添加量为30%时,在紫外光照1h,薄膜的润湿角接近0°,光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3,(15):288-289
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降低尾气污染对人与环境的危害,研制了一种新型汽车尾气降解路面涂层材料。优化了光催化剂纳米稀土颗粒的制备工艺,提出了路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室内表面摩擦系数试验和磨耗试验确定了涂层材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材料粒度在50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涂层材料最佳用量范围为300g/m2600g/m2。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由于波长的共振飘移,金属膜表面介质上的折射率的微小变化是可以检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可通过调制入射光的波长,引起共振峰光谱漂移,从而监测折射率的变化。这种传感器使用纳米腔天线阵列来进行折射率检测,检测灵敏度平均值为3200纳米/RIU(折射率单位),这种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基于光栅的金属基气体传感器的两倍,从而较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所使用的Mo S2/WS2复合薄膜是通过Mo S2与WS2双靶共溅射的方法制备出来的,同时使用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薄膜微区的化学成分和形貌进行分析。实验发现,Mo S2/WS2复合薄膜属于纳米级复合膜,膜表面由大小为50~100nm的颗粒组成,与纯Mo S2薄膜(200nm),其颗粒较小;因而,复合薄膜的致密性比纯Mo S2薄膜更好。在室温大气条件下,Mo S2/WS2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比纯Mo S2薄膜更优越。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凝胶制备了系列Ni0.2Cu0.2Zn0.6Fe2O4铁氧体微粉。磁滞回线表明,Ni0.2Cu0.2Zn0.6Fe2O4在常温和低温都出现了交换偏置场,主要因为纳米晶的表面结构缺陷导致表面原子的磁结构自旋玻璃结构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京山玄武岩熔体的粘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改变SiO2含量对温度—粘度曲线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组成中随SiO2含量的增加熔体的粘度增大。不同地区的玄武岩化学组成的微小变化对粘度存在着的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在14500C时熔化的不同组份熔体进行XRD测试,知道均为玻璃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影响湿化学法包覆硅灰石的4种主要因素,并对不同条件下所得的复合颗粒进行表征,探讨了其中不同因素影响包覆效果的机理。实验具体为采用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解制得纳米二氧化硅包覆在硅灰石表面。正硅酸乙酯在酸或碱的条件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并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在硅灰石表面凝胶形核,形成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层。实验中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水硅比,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来制备不同工艺下的复合颗粒,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最佳工艺为:水硅比=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PH值为5~6。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1,(11):18-18
近日,美国科学家首次厘清了温度在蘸笔纳米光刻技术中的作用,据此研制出的热蘸笔纳米光刻技术能在物质表面构造大小为20纳米的结构。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们能廉价地在多种材料表面构造和种植出纳米结构,用以制造电路和化学传感器,或者研究药物如何依附于蛋白质和病毒上。为了在一个基座上直接构造纳米结构,科学家们一般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做笔,通过分子扩散将墨水分子沉积在基座表面上。这项技术很昂贵,需要特殊的环境且只能使用几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