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供销商情》2007,(9):31-32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身价数千万元的企业老总,从一个不起眼的养殖户到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等多个荣誉,“中华龟王”——费成益,这个皮肤黝黑的农村汉子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王曙光 《浙商》2007,(10):28-28
《浙商》满3岁了。 短短3年,而在我的记忆里,《浙商》已是一个面熟的老朋友了——走进一家家企业,在老总的案头或接待室的书架上,经常可以看见《浙商》;出差在外,机场和飞机上经常可以看见《浙商》;在一个个经济论坛上,又可以看见《浙商》;在大学EMBA的课堂上,还是看见《浙商》……一期期不同的封面,一个个新鲜的选题,让我们看见一个跑步前进的《浙商》用思想引领着浙商。  相似文献   

3.
<正>经常碰到一些日子不好过的老总抱怨,现在什么东西都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生意越来越难做。需求不足,如果在宏观上讲,是有道理的。但若从一个行业,特别是从一个企业讲,则不能  相似文献   

4.
陆纯 《市场周刊》2005,(10):37-37
作为国内最大动力煤生产基地的老总,全国人大代表、同煤集团董事长彭建勋在全国各个能源消耗省、市可以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面对煤炭企业在沉寂多年后再度被称为“煤老大”的局面。彭建勋说,“我经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多考虑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5.
潘文富 《糖烟酒周刊》2007,(34):110-111
现在社会上有两个称呼用得比较滥,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老总。大凡有些知名度,对自己有些帮助的,我们不知道其职务,统统称作老师;大凡有个门面,有几辆送货车的,我们尊称为老总。实际上,真正名副其实的老师和老总并不是很多。 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老总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能成为老总的人,大多经历九九八一难修炼而成,这需要时间,需要积淀。与此相比,被称为老总而是老板的经销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说,营销老总是天底下最苦最累的职业,简直不是人干的活。还有人说,在糖衣炮弹等复杂的营销环境下,营销老总还是一项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再有人说,在中国企业,营销老总大概都是三五年一个轮回,做不长久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04年年底,在南方人眼里也就是秋天,彩电行业则着实经历了一个“多事之秋”,创维老总被传讯、长虹通告30亿元应收款坏账,社会各界的注意力有又一次聚焦在这个新闻不断的行业。但透过”创维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我们看到了彩电企业已趋向成熟和强大的局面,民营企业代表——创维集团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及企业成熟的管理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渠宏伟 《商界》2013,(4):67
我接触过很多企业老总,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下属想成"没用的白痴",以致于我们的很多老总,每天忙于日常事务型的工作,经常加班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累得吐血,这是何等的可悲!而潮宏基作为中国一家在中小板上市的珠宝企业,能够做到对员工的充分尊重和信任,真是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9.
胡珉 《环球供应链》2006,(4):132-133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的绩效指标的意思。前两年,KPI还只是一个新名词.但忽如一夜春风来,企业竞相KPI。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KPI就是他们目复一目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在业务上的追求。多数时候KPI也会被上级用来考核他们工作好坏与否,甚至会与他们的收入挂钩。因此.KPI经常会作为经理们的谈资。而对于时髦些的老总们.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汪社锋 《糖烟酒周刊》2005,(10):B028-B029
一个企业酿造出一个为之自豪不已的酒,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为之自豪不已的品牌,现在,企业肯定是希望有一套能够自豪不已的广告,把自己的酒快速地卖出去。而这自豪不已的广告如何获得却是困扰众多老总的心病。在这些老总心中,总希望自己产品的平面广告能够像水井坊那样寓意深刻,希望电视广告像国窖&;#183;1573那样韵味无穷,企业老总都比较了解好的广告给企业创造的无限价值,都在倾力探索、制作……出色的广告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本刊记者就此与国窖&;#183;1573广告片的全程策划制作者、天之涯广告公司创意总监饶苑菁先生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刘刚 《新商务》2003,(5):10-11
曾经有人说过: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在许多中国企业老总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梦想——把企业办成叱咤商海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11,(9):117-117
看起来,这确实是一桩不错的联姻。唐神究竟是凭借什么打动客户心扉呢。上海药材公司参茸分公司总经理张聪告诉记者,他们在挑选广告公司时,首先是看企业老总,诚信和认真是老总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企业的文化就是源于老总个人的素养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个问题:是需求不足还是供给不足?经常碰到一些日子不好过的老总抱怨,现在什么东西都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生意越来越难做。需求不足,如果在宏观上或就全球经济讲,是有道理的。但若从一个行业,特别是从一个企业讲,则不能这样讲。企业必须要把它们倒过来:不是需求不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6,(12):I0002-I0004
我们是一家历史比较久的国有生产企业.几次行业政策调整之际老总作出关键决策.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并创造了企业辉煌。大家把老总视为精神领袖,在决策上极少有人时老总的决定提出异议。近年市场变化大.企业的产业多元化也遭受寒流.显示了企业的惯性思维应变不力。老总带头进行了深刺反思并自我批评.但感觉还是不对动。如果这个企业要重新获得活力,最根本的要从哪些方面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160-160
在一次针对中国企业老总的调查中,人们发现这些接受调查的老总在“保持对企业的控制力”这一项上,几乎百分之百地打了勾。  相似文献   

16.
周勇 《连锁与特许》2004,(B02):76-78
三种老总。当前连锁公司的老总大概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不参股的国企老总,这类国企如果经过多次资本运作,国有股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已经很小,是“任命型老总”,政府在下面,有一条线牵着他们,以后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了。第二种是参殴的国企老总,这类国企往往一开始就由现在的老总创办,戴着“红帽子”发展到今天,在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7.
刘卫华 《糖烟酒周刊》2005,(22):B008-B009
企业在创立之初,人手较少,往往是老总一人牵头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当企业逐渐成长.人手增多,老总管理幅度增大,加之缺乏正规的日常事务型管理流程,老总心余力拙,整个组织陷入无效管理的困顿之中。这就是常见的“小企业成长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老总经济犯罪案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大多与企业的财务不审计、不公开有关。为了探讨企业审计新路,我们回访了曾经审计过的几家企业,请老总们闲话审计。不料,几家老总都众口一词地说:“审计是我们最好的“保健医生”。他们所得出的这一共识,是  相似文献   

19.
周勇 《连锁与特许》2003,(11):52-54
当前连锁公司的老总大概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不参股的国企老总,这类国企如果经过多次资本运作,国有股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已经很小,是“任命型老总”,政府在下面,有一条线牵着他们,以后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了。第二种是参股的国企老总,这类国企往往一开始就由现在的老总创办,戴着“红帽子”发展到今天,在企业内部具有绝对的权威,自己  相似文献   

20.
当老总的想多赢利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多赢利有多赢利的规律,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就会事与愿违。不知大家赞成否,像其它各种因素一样,老总的心态也参与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不能设想心态有严重的毛病的老总能够赚大钱,除非老天爷贬了一下眼,许多老总之所以不能如愿地多赢利,主要原因并不是缺资源少市场,而是他们的心态有毛病,譬如以下几种不良心态就妨碍了老总们及他们的企业更多的赢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