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质监测是河流及海域水质处理的前提,但是目前的水质检测技术需要实地取样和分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水质监测浮标技术是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好的一种在线监测技术,与其他水质监测技术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因而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介绍目前主要的水质监测浮标技术的基础上,对未来水质监测浮标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对于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防治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110-113
禽流感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及试剂盒,预防流感病毒的截短的神经氨酸酶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的方法,流感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高产毒株,重组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检测禽流感病毒自然感染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质环境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反映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生化需氧量的检测方法有稀释法、微生物传感器法、无汞压力法三种,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稀释法.本文首先概述了稀释法检测生化需氧量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稀释法检测生化需氧量的品管基准,最后分析了微生物传感器法与无汞压力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ZigBee技术应用于鱼塘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水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利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构成的水质参数采集模块采集鱼塘水质参数,并将数据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ZigBee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从而实现了一个小型的水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含量是监测水质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对微生物监测的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影响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究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监测质量控制的方式,包括人员、现场采样、试验、微生物监测等方面。目的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优化微生物监测方式,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污染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水污染的监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水质监测站在水质监测中的弊端不断显现,其灵活性差的缺陷成为制约水环境监测和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车载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车载式水质监测技术系统主要组成部分、车辆改装技术、水质检测系统集成情况,分析了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水质监测技术人员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水质监测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为了提高监测效果,人们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应用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与常规水质监测相比,水质自动监测中的五参数能够捕捉水质的变化,详细反映水质的变化趋势。五参数中的p H值、电导率、浊度、DO等数据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直观地显示水体污染的详细情况,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继芬 《魅力中国》2014,(18):137-137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机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而在研究或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众多专家和学者又创造性的将多种方法进一步优化和融合.从而得出了许多具有高灵敏度、周期短、操作要求低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出现并使用的一些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直观明了的介绍了方法的机理、适用条件要求。以及优缺点和发展趋势等。试图为我国病原微生物检测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经验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2):10-10
据悉,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称,已研发出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的便携设备, 可在75 分钟内检测出血液样本中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   这种设备由该研究所与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Clonit、法国企业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这种设备灵敏度极高,即便是微量的人类血液经过多次稀释也能检测出所含病毒,而且能够早期甄别病毒,显著减少传染风险。   这种设备的成功研发为快速检测病毒“打开通道”,除埃博拉病毒外,以后还能用于检测其他病毒。(生物谷)  相似文献   

10.
党贤惠 《魅力中国》2014,(17):386-386
工业锅炉是指为工业生产或生活用途提供蒸汽和热水的锅炉,一般额定工作压力〈3.8Mpa。锅炉水质是否达标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对工业锅炉水质有严格的规定。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相比,水质监测方面存在许多技术上的差别,电站锅炉水质指标测定有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相结合两种手段,而工业锅炉水质指标测定基本是人工检测。在钢铁企业中,工业锅炉使用很多,但由于对工业锅炉水质达标认识不足,忽视了一些水质指标的控制,造成生产中故障频频发生,同时,对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危害,停炉检修频繁,从而影响整个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食品微生物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阐释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展望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标准和创新检测技术方法,严格执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获得客观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环境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应用重组发光细菌监测水中环境污染物毒性的研究现状。重组发光细菌分为组成型与诱导型,国内外均在两类重组发光细菌构建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基于重组发光细菌的传感器,在现场在线连续检测、便携式系统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技术手段的进步,检测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在锅炉水质检测中含银废液的回收及再利用,有助于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化工行业锅炉水水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检测方案是采用莫尔法来测定氯离子,这一检测方案会产生大量含银废液,这些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了贵金属资源。因此,人们必须重视锅炉水质检测中含银废液的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攻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观察     
意大利埃博拉快速检测设备据悉,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称,已研发出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的便携设备,可在75分钟内检测出血液样本中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这种设备由该研究所与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Clonit、法国企业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这种设备灵敏度极高,即便是微量的人类血液经过多次稀释也能检测出所含病毒,而且能够早期甄别病毒,显著减少传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部对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体基本理化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其监测技术也不断完善。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测定地表水中酸性高锰酸盐指数的常见方法。首先概述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原理,然后列举各方法的实际应用,最后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方法的优化进行展望,旨在为水质检测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自高速发展时期过渡到平稳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环境化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固相萃取技术为常见的样本处理方法,检测效率高及检测便捷,在我国空气、水质、药物中毒等检测中体现一定价值。本文探讨了固相萃取技术的优点及类型,分析了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普通高校宿舍管理员更好地对高校宿舍及学生进行管理,弥补传统宿舍监控管理系统的不足,以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核心,通过声音传感器监测每个宿舍休息时间段的噪声,通过烟雾传感器监测宿舍的火灾隐患,通过红外对管传感器统计进出宿舍的人数,同时结合LED显示器和GSM通信模块等外围电路,设计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宿舍监控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普通高校宿舍监控管理的需求,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而随着各行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严重问题。人们需要利用有效的检测手段确定水质,而后根据检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水质,净化水资源。液质联用技术已经成为水质检测部门应用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液质联用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优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人们对饮水水质安全越来越关心,而饮用水水质受到原水水质、处理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工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液质联用技术是融合液相、质谱的一种检测技术,在水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都得到了有效运用。基于此,本文从液质联用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优点入手,对其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研究所所长刘德明教授、张敏博士等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智能型便携式水质监测分析仪,运用此仪器,可在现场直接读出检测结果,从而可望替代在实验室进行的传统监测分析仪器。“便携式智能光电水质分析仪”具有体积小、微耗能、操作方便、出结果快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级环境监测以及对水质敏感的各类企业,如食品生产、水产养殖、自来水公司、造纸及印染企业等。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