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已经成为其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其矿山地质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对于甘肃省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阐释甘肃省矿山地质灾害特征,综合分析了甘肃省矿山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矿山环境治理相关法规和措施,提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地质环境恢复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综合性的修复工程。本文从废弃矿山地质状况入手,探讨其恢复治理的相关措施,以期为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英 《当代陕西》2011,(10):57-58
如何破解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的难题,最大程度地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当代陕西》就此及有关问题专程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方面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徐友宁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建设绿色矿山,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实行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导致山体景观、植被系统、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制约了矿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的矿业发展道路成为当前矿政工作的核心内容。文章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分析了当前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矿山绿色发展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工作思路、措施及目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丽 《西部大开发》2011,(3):172-172,174
由于多年无序过度的开采,使海拉尔北山及周边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居民生活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何恢复治理该矿区的地质环境,本文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采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东北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蕴藏着丰富、类型多样的矿产资源,但大面积的矿产资源开采已经使得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尤为严重。如何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并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东北矿山环境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对我国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从而为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程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惠中 《唐山经济》2009,(12):12-14
矿产资源开发一头连着资源,一头系着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没有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矿产资源开发由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必然伴随对环境的破坏。以往,由于没有建立和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应法律制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经几十年的采矿,早期因缺乏规范化开采管理,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造成矿区出现有大面积地面沉降、塌陷,地面开裂,碴场裸露,民房受损,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矿区及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矿区总体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采取渣场治理绿化、农田复垦、新建供水系统及裂缝回填等措施,使之与所在自然环境匹配相融,从而达到矿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的.该矿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对荆门市及湖北省其他矿区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张艺耀 《魅力中国》2013,(16):329-329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社会对能泺和原材料等矿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长期的高负荷矿产开采使得矿山的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因此。必须正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加强矿山地质的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矿山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入手,分析了矿山环境恢复补偿的含义,建议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矿产资源规划中应强调矿山生态环境规划;矿山环境恢复应有资金保证;清洁生产的税收优惠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宁县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及黏土矿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县内共有29个砖瓦黏土矿,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另外,县内仅有1个在建煤矿,容易造成泥石流,加剧水污染,影响农业生产。正宁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轻微的矿山有1个,严重的矿山有28个,较严重的有1个,对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本次调查成果对编制县级和市级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矿山开采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环境地质治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科学的对策。在研究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治理的过程中,笔者也考虑到地质灾害造成的不良后果,从维护生态协调的角度,完善对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露天开采矿山容易形成高陡岩质边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做好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已然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充分了解治理地区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本文结合高陡岩质边坡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手段,进而探讨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沈晓明 《魅力中国》2011,(20):376-376
资源被人们视为社会繁荣、政治权力和国家财富的基础。随着我国矿业矿业的迅速发展,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一些不合理的矿山开发和矿产资源利用,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矿山开采后不进行治理会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等问题,会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安全威胁。文章先对矿山废弃地的形态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矿山地质环境重建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也不断增大,这不仅会造成地质环境破坏,也会危害周边生态环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构建生态环境体系,加强地质监测和人员管理,以修复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证矿山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要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必须对各类污染实施有效的治理,针对我国现行环保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源头大、污染治理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监督难的实际,将“谁污染,谁治理”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走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和工业污染治理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保证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冯桂芳 《魅力中国》2009,(27):101-101
坚持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与生态环境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勘查及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的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禁止"三废"无序排放,健全煤炭企业生态环境管护体系,完善煤矿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加强煤炭企业生态恢复治理,逐步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履约备用金制度,建立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冯桂芳 《魅力中国》2009,(21):167-167
坚持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与生态环境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勘查及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的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禁止"三废"无序排放,健全煤炭企业生态环境管护体系,完善煤矿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加强煤炭企业生态恢复治理,逐步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履约备用金制度,建立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迈入矿产资源消耗快速增长时期,在矿产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障的同时,生态环境形势却异常严峻,矿山生产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也陷入困境之中,环境整治进度缓慢,甚至出现停顿状态。文章分析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制定突破现有困境的对策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