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卫生填埋场建设污水处理站进行现场处理是实际中应用最多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以江苏省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为例。该处理站根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多变的特点,选择了MBR+双膜法(NF/RO)组合工艺,建设相应的防渗工程和导排系统阻止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与利用。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先进实用,运行可靠,性价比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渗滤液经场区污水站处理后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十堰某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14年服役,规模80 t/d,服务年限17.5年。原渗滤液通过槽车运往乡镇处理厂处理,后政策收窄,填埋场渗滤液需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为此,需新建渗滤液处理工程,规模40 m~3/d,位于填埋场内,占地1亩,采用微电解/芬顿氧化+AO塔+两级DTRO处理工艺,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直排标准。该工程于2017年6月份开始建设,2018年调试运行,至今渗滤液经过处理后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处理基本情况及其运行工艺.重点分析了MBR工艺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实际运行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探讨了控制相关因素的技术方法.运行实践表明,MBR运行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其与NF、RO的联合处理方式,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限值,MBR及其它工艺的联合是目前北京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渗滤液较为有效的工艺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使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达到城市污水管网的接管要求,采用厌氧—氨吹脱—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并介绍了相关工艺设计参数。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某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升级改造为例,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实践证明,采用“均质—MBR超滤—纳滤”工艺,并预留反渗透等深度处理工艺接口,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升级改造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北京市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A2/O-MBR+NF+RO组合渗沥液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并指出运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组合工艺对CODCr、氨氮和电导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5%、99.15%、93.97%,出水水质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因此认为,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改造工艺对“中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氮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传统脱氮工艺流程长,氧耗大,反硝化碳源不足,脱氮效果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串联工艺是目前最经济、最简洁的生物脱氮工艺,非常适用于低C/N废水的处理。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工艺有明显的优点,如低能耗、无需外加有机碳源、低污泥产量等。亚硝酸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有机结合构成的新型全程自养生物脱氮技术也为处理高氨氮和低C/N的"中老龄"渗滤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是介绍我场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采用改造工艺对我场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本次改造成功降低了我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也为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卫生填埋。简易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和填埋气体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垃圾填埋场在封场前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速其稳定化,降低潜在的长期环境风险。准好氧填埋工艺在加速填埋场稳定化,减排温室气体和改善渗滤液水质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有机物、高氨氮等特点,若未有效处理而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导致水体中的某些污染因子含量严重超标,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渗滤液处理系统为例,分析渗滤液处理工艺,明确主要构筑物与工艺参数。自投产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渗滤液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能截留废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使水质得到净化。本文介绍了反渗透工艺的原理及特点,简述了电镀废水、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及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对反渗透工艺在电镀废水处理与回用、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阿苏卫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工艺流程,并对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各工艺单元的进出水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分析了造成生化单元处理效果差及膜组件频繁更换的原因,并对工艺流程的设计及改进方面提出建议,包括考虑增加沉砂装置、脱盐装置、优化生化段工艺参数(如碳源、碱度、有机负荷、氮磷含量是否满足要求)等。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是目前我国垃圾渗沥液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但是,膜分离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浓缩液,由于氨氮、有机物、盐分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其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这是填埋场渗沥液处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探索了两级物料膜分离不同技术处理纳滤浓缩液的可行性,并基于中试研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为垃圾渗沥液浓缩液深度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肇麟环境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出的“3段法+1”处理生活垃圾技术,经过将近一年的试验,于近日通过专家鉴定。“3段法+1”技术就是将厌氧反应、吹脱脱氮、A/O接触氧化等3段法与纳滤技术结合而成的一套新的工艺技术。在这套由生化、物化相互结合的组合流程中,3段法可承担85%以上的CODCr和95%以上的氨氮去除任务,属渗滤液二级处理过程,增加的纳滤技术是去除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保证出水CODCr达标。这项技术能有效地处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日前举行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中试研究成果鉴定会上,包括著名环境…  相似文献   

14.
对杭州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UASB与AMT相串连的工艺是行之有效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CODCr、BOD5、S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97%和85%左右。基保AMT是一项专利技术,它为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COD含量高、色度大,直接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使其达到排放要求。垃圾渗滤液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内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采用来源广泛的沸石作为吸附剂,研究了改性沸石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沸石作为吸附剂的简单预吸附处理技术,能有效降低渗滤液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对垃圾渗滤液实际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渗滤液反渗透处理中膜污染清洗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渗滤液处理出水新标准的推行,处理工艺中使用反渗透的项目将越来越多。如何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降低清洗费用成为控制处理成本的难点。分析了渗滤液反渗透处理中膜污染的形成部位及污染类型,总结了相关工程运行经验,提出了判断化学清洗时机和评价清洗效果的简易方法,对探求垃圾渗滤液反渗透处理中膜污染清洗的工程操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某企业氨基乙腈盐酸盐生产废水分为两种,即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废水处理工艺比较复杂。经设计,先采用“两级碱性氯化法破氰+蒸发析盐”处置高浓度工艺废水,大幅度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甲醛、氨氮和盐分,再采用“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中和沉淀”预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出水与剩余低浓度废水混合,采用“UASB+A/O+M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实践表明,项目最终排水可达到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本文阐述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渗滤液的特点,并研究了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方法,系统介绍了渗滤液的各种控制方案,分析了渗滤液除氨、厌氧反应、好氧反应、污泥处理以及沼气处理等工艺,以期为今后渗滤液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毒性大、色度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焦化废水含有较高的化学需氧量(COD),大部分为难降解有机物,传统的“预处理+生化处理”组合工艺无法满足中水回用要求。双膜法是由超滤与反渗透构成的组合工艺,目前已成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首选。深度处理后,出水完全可以达到工业回用水的要求,大幅减量化的浓水可以通过蒸发进行处理。本文结合双膜法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因素,然后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焦化废水处理效果,实现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常用的处理技术,并且指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一些新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