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印染废水,验证了不同极板材料、废水pH值、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印染废水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全铁极板、废水pH值10~11,电流密度200~250 A/m2,反应时间5~8 min。在此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98%左右,CODCr去除率可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业中,Cr(Ⅵ)通常随废水一起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从废水中去除Cr(Ⅵ),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不同的处理技术.其中,电化学技术因其清洁、高效、低成本等优势而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要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应用电絮凝、电还原、电渗析等电化学技术净化含Cr(Ⅵ)废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流砂微絮凝过滤工艺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砂微絮凝过滤工艺对上海某污水厂的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5 min、PAFC加药量3.1 mg/L时,流砂微絮凝过滤工艺对浊度、TP、氨氮以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7.5%、57.6%、19.0%和26.8%,粒径分析表明微絮凝过滤对颗粒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液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具有可控的屈服应力、弹性模量等参数,被视为一种智能材料,在汽车工业、航空工业、润滑油等传统领域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专利技术信息为基础,对电流变液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进行了分析,对电流变液领域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肇麟环境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出的“3段法+1”处理生活垃圾技术,经过将近一年的试验,于近日通过专家鉴定。“3段法+1”技术就是将厌氧反应、吹脱脱氮、A/O接触氧化等3段法与纳滤技术结合而成的一套新的工艺技术。在这套由生化、物化相互结合的组合流程中,3段法可承担85%以上的CODCr和95%以上的氨氮去除任务,属渗滤液二级处理过程,增加的纳滤技术是去除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保证出水CODCr达标。这项技术能有效地处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日前举行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中试研究成果鉴定会上,包括著名环境…  相似文献   

6.
TiO2光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无毒、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以及抗氧化能力强的新型水处理方法,因此在水处理中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介绍了TiO2光催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催化剂及载体,以及反应的影响因素等概况。  相似文献   

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高毒性和挥发性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与积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危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本文阐述了当下中国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现状,总结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般治理方法,着重论述了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机理,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出利用二氧化钛膜光催化技术不仅对余氯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导致许多河流被污染。目前,水体有机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其严重缺氧,有机物被厌氧分解,甚至发黑发臭。曝气充氧技术和曝气装置因其投入成本低、治理见效快,在国内外污染水体治理中被广泛使用。曝气充氧有利于氧传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活性,抑制底泥氮、磷的释放,增加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本文通过模拟试验方法,分析曝气设备及强度、曝气方式、曝气位置等对水体污染治理的作用和机理,为黑臭水体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毒性,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催化氧化法是有效降解VOCs的方法之一。光催化具有价廉、无毒、节能和高效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过渡金属氧化物凭借抗中毒、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高等优势,成为去除VOCs催化剂的绝佳候选者。多孔结构可以扩大催化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更好地促进VOCs的催化降解。本文综述VOCs的去除方法,分析催化剂的选择,展望技术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利用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光催化剂,有效去除VOCs,保护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限值和禁用要求纳入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在重要消费品环境标志认证中,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进行标识或提示。认证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市场化工具,认证方案的建立以系统科学的认证技术体系为基础。本文基于对认证技术应用于新污染物管控的机理分析,论证其支撑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可行性,并提出在重要消费品领域构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标识认证方案的路径,同时以典型产品为例,设计具体的认证方案,从而运用市场化工具进行新污染物治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徐州市某学院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分析,得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有高效的去除效果,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多面空心球和阶梯环两种代表性填料,分别从挂膜性能、COD和NH3-N的去除等方面时不同填料性能对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填充率大的填料易于挂膜,而比表面积大的填料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徐州市某学院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分析.得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有高效的去除效果,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将臭氧-活性炭-纳滤膜应用于浅层地下水的净化中,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对地下水中CODMn,UV254、TOC等有机物综合指标去除率平均为13%、15%、17%,臭氧一活性炭联用后时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4%、69.8%、64%,纳滤膜对CODMn和UV254、TOC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8%、65%、65%。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基于磁絮凝沉淀净化工艺的M~+FLO水净化处理技术,分析了其特点及优势,并应用该技术在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废水中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结果表明,M~+FLO处理能深度去除废水中的SS和COD值,减轻该部分废水进入系统的处理负荷,有利于节能和提高出水效果。研究进一步优化了M~+FLO相关工艺参数,为确定磁絮凝沉淀净化工艺用于该生物滤池反冲洗废水的可行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现有燃煤锅炉提效改造和新建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提出了新要求,并给出了具体排放限值。本文概述了除尘技术、燃煤脱硫技术的分类及发展,并结合最新环保标准的要求,总结出一条经实践检验的超低排放技术线路,以期实现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的协同治理。这样一来,每个装置在脱除其目标污染物的同时,协同脱除其他污染物,在实现超低排放目标的同时降低能耗、物耗,有助于真正达到污染物共同去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絮凝沉淀法去除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经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0mg/L,pH值为5,温度为20℃,反应时间4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的COD、蛋白质、BOD、SS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COD的去除率保持在30%~40%,蛋白质的去除率保持在45%~55%,BOD的去除率保持在10%-15%.SS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海运业务的急剧增长,由海洋运输工具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相对于船舶辅机发电,船舶靠港接岸电技术在污染物排放控制、能源节约、噪声减少等方面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连云港港通过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台塑正式跨入电观电视制运领域台塑公司将正式跨入电浆电视制造领域,在台北三峡兴建试验工厂。据悉,台塑买断美国技术,在完成商业化后,另与日本家电厂商合作,扩大电浆电视的产量。电浆电视荧幕具有比液晶显示器更高的解析度,美国已决定5年后全面更换成数位传输系统,美国及日本家电厂商已看中电浆电视未来的市场潜力,积极投入研发。目前,电浆电视受制于无法大量生产、成本昂贵,台塑此时跨入,若能突破技术瓶颈,将迎头赶上美日厂商。(常)会留已成为笔记型电脑第一大生产窗台湾已成为笔记本型电脑第一大生产商,年增长率高达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