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三农”问题,也就解决好了中国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经济层面上看,首先,“人多地少”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行,不把农民和农业引向市场,不把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环节推向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必然要求。多数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农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呈现“三短”状况,即在农村经济结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是决定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措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力素质越高,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越强,农民增收就有了不竭的源泉。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有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具有健康体质的新型农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必须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这个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和农民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是确保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仍然处在落后阶段,中间有不少问题存在,所以加强新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搞好“三农”问题重要课题之一是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新闻媒体必须加大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对农村的经济报道很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相比之下,农村精神文明方面的宣传则显得较弱,分量不够,针对性不强。党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农村…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自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愿望,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因此,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后,“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已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只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农村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农村的改革要充分体现农民的利益,而农村的城市化就代表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农村城市化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农村人口的净增长值很大,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慢。如果不对农村的经济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那么若干年以后农业劳动力仍然和现在一样多,农村城市化就成为一句空话。困境与出路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  相似文献   

9.
李小林 《老区建设》2008,(11):29-3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近60%。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几年,党和政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活了农村经济,农业连年丰产,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状况直接涉及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搞好农村合作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民自主投入,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当前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过度松散。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笔认为,在农村建立经济联合会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红星  王婷昱  施帝斌 《改革》2023,(7):105-115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实践中的成功运用,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向世界贡献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安全性主动权要求更高、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的再平衡难度更大、资源与生态双刚性约束更强、农民持续增收压力更大,等等。深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握主动权,增强发展安全性;加快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竞争力;构建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3.
谢庆芝 《老区建设》2009,(22):59-60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需重视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正>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国情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途径。本文从新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经勇 《江苏经济》2003,(10):36-3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城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要发展,必须立足于发展农业,只有把农业这个基础夯实,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腾飞。   江泽民总书记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学习贯彻,重在深刻领会,贵在狠抓落实,归根到底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抽象的,不能搞形式主义,要融化到我们的思想深处,融化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上,体现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生活有明显提高上。这一切都要靠人来实现,特别是要靠具有高文化、高素质的农村干部,为农民办实事,求实效,奔小康。   时代在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朝着层次化、规模化农业方向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着力点要放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提高农村经济中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农业中林、牧、渔业比重,提高种植业中高效经济作物的比重。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这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调整工作重...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湖南湘乡市这个以“粮猪”型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市,要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紧密联系本市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步伐,从而为实现经济强市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首先就是要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践“三个代表”,对农村干部来说,就是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湘乡而言,关键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1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要实现农业结构由传统的粮猪结构向粮食、…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居民,传统农业变城郊型农业,“老三农”变为“新三农”,供销社的服务对象、内容、领域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就苏南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