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宋朝的时侯,有个人经常附庸风雅,自以为能吟诗作赋,所以目中无人.后来听人说,欧阳修诗才超人,他心中颇为不服.为了一决高低,他背上行李去访欧阳修.途中,他见路边有一棵大枯树,便诗兴大发,对枯树做诗两句:  相似文献   

2.
按理说,我在少年的时候,也是爱过诗的。我清楚地记得,我在中学时候写的一首诗,被许多同学抄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有一年我遇见一个据说在银行当行长的同学,他就告诉我说,他有一次翻检过去的东西,还看见他抄写的我写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还有杂律,但这只是他将其元和十年(815年)之前的诗歌进行的分类,而后在他所编辑的《白氏文集》中却未再细分,只是笼统地分为格诗和律诗,这使得人们对他后期的诗歌未能有较明朗的认识。笔者拟对其格诗的艺术特色进行简浅的分析,以试将其更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还有杂律,但这只是他将其元和十年(815年)之前的诗歌进行的分类,而后在他所编辑的《白氏文集》中却未再细分,只是笼统地分为格诗和律诗,这使得人们对他后期的诗歌未能有较明朗的认识。笔者拟对其格诗主题进行简浅的分析,以试将其更有条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5.
孙绍洁  陈出云 《中国市场》2012,(18):115-116
肯明斯借助绘画艺术中万花筒式的表现技巧进行诗歌创作,在格式上创造出一种立体诗格式———"图画诗";在创作手法上,强调力度、粗野和感情的狂热。他的诗歌反传统的形式,没有标点符号,诗行参差不齐,任意拆词、拆句,措辞有时粗野,比喻古怪离奇———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艺术感受。本文对《I(a)》这首诗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出这首诗新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独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喜欢李商隐诗毛泽东是李商隐诗的热心读者之一,并能背诵他的许多诗。1961年,毛泽东一次来上海,特邀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先生谈论中国古典文学,其中李商隐也是谈得比较多的一位诗人,在谈到李商隐的《无题》诗时,毛泽东"《无题》诗要一分为二,不要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锦瑟》诗中的情感历来难以琢磨,推测他诗中的情感是因为多事而不仅仅是一件事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他把自己的工作喻为最快乐的事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诗,把凝固的音乐演唱出来把凝固的诗化解以后朗读出来是非常具有美感的事情他认为,财富只有被人赋予追求和理想,才会具备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9.
妙趣横生的图案诗和饶有意味的象形诗以特殊的外观造型辅助诗的内容,弥补了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不足.这也是一种创造、一种美,即诗行排列的形式美,诗的内容与排列形式相统一的美.  相似文献   

10.
范中华 《商》2014,(39):94-94
苏轼作为宋代杰出的书家领袖,他所推行的尚意之风影响深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便是苏轼书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作品。他主张书法艺术不需要像唐人那样严守法度、缺少情感的表现,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此帖可以说是苏诗和苏书的完美结合,诗将他的所思所想所遇自然的抒发出来,而抒情的笔意伴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诗的内容浑然天成,已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公元一九六六年八月,在洞庭湖畔、在屈原万吨船码头旁,他、屈原行政区的带头人:欧江平书记站在湖堤上,他眼望湖上重重叠叠的帆影,湖边的万亩荷花与绿树成荫的防护林……欧书记炯炯有神的眼眶里含着激动的泪花,他仿佛在吟诵着一首诗:  相似文献   

12.
他把自己的工作喻为最快乐的事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诗,把凝固的音乐演唱出来,把凝固的诗化解以后朗读出来是非常具有美感的事情,他认为,财富只有被人赋予追求和理想,才会具备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13.
我的本子上记录着明朝贤臣于谦的一首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朴素、浅白、意深,老百姓十分喜欢,特别是后两句,长久以来已成为群书搜猎的名句。这首诗名叫《入京诗》。于谦当时官至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回京时按照世俗,很多人总会搜刮当地“绢帕、麻菇、线香”之类的土特产,进贡顶头上司或当朝显要,可是他不,除了“两袖清风”之外,什么也没有带。这首诗像是他自白、自乐和自警之言。《入京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最明白不过了,人们欣赏的并不是像“落霞与孤鹜齐飞”那样的绝唱,而是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最欣赏的当代诗人是成都的柏桦,柏桦的诗看似没有烟尘,仿佛躲在六朝的最深处,像那首著名的《在清朝》。但他的诗恰恰是真实感最强的,在一个被贾彰柯闻出来有“兵荒马乱”味道的90年代的中国场景,柏桦写下那些带着挽歌般悲哀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孟宪坤自己说,纵然身份多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梦想”,就像高中时读到海子的那酋诗《以梦为马》,如今的他,已化作一辆四驱悍马,纵横在他想涉足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黄珊珊 《商》2014,(38):113-113
晚唐诗大家李商隐其诗秉承儒家诗教“主温文而谲谏”(《毛诗大序》)之遗旨,兼具“屈宋之遗响”,“寄托深而措辞婉”(清·叶燮《原诗》)。他文辞清丽、意蕴深曲,各体兼擅。其五七言格律诗在技巧上承继杜甫,善用各种象征和比兴手法;而在典故的运用上又比杜甫更加精深而幽微,在晚唐诗歌中卓荦成家,形成了独到的艺术风范。作为晚唐诗的杰出代表,李诗因国体伤变和自身坎坷,“悲怨”之声尤多。  相似文献   

17.
月亮是中国文人们所崇尚的自然事物,李白在他的诗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深厚友情、失意之情和月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月亮也在李白的笔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师兵  居平 《国际市场》2005,(9):61-62
和王奕伟闲聊,是从一首诗开始的。他喜欢读诗,喜欢画画。他说,烦闷时,他就去看海,在大海边走走,想想海梦,“好像我们都曾穿越过所有/到那遥远的郊外去看大海/去看海魂吹奏下的海梦/寻找千年万年不解的等待……  相似文献   

19.
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让当代人记住了宋祁这个名字,但也让他永久的被归入“词人”的行列。其实宋祁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宋代文坛崭露头角也是凭着他的诗作。今天我们在这里欣赏的《落红》一诗就是他的成名之作。  相似文献   

20.
邹晓文 《商》2014,(6):82-82
王维的近体诗占他所有诗的三分之二,这些诗表现出了诗人的最高水平。这在学术界已是公论。而其中的一些或清新或壮丽的小诗多为诗人最具代表的作品,像《山居秋瞑》、《终南山》、《过香积寺》、《汉江临眺》、《使至塞上》等,在这里有潺潺的小泉,也有壮阔的江河,更有滋润万物的雨。跟同是以山水诗闻名的孟浩然相比,他出现水意象的诗不过是总数的百分之二七,还不到三分之一。然而正是这不到三分之一的诗奠定了王维继李杜后又一位大家的地位。这些为数不多的诗句中一半多都“湿意”盎然。可以说,水意象在王维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