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台 ?公营企业经营的困境  台湾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岛屿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进出口贸易在台湾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至 80年代以来,台湾一方面储蓄继续增加,投资不足,以致产生巨额储蓄;另一方面进口相对出口增加缓慢,呈现巨额出超,外汇储备急剧累积,导致货币供给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由于市场流动资金过多,投资渠道不足,游资到处泛滥,助长金融投资,引发房地产价格与股市价格的飙升等问题。  台湾当局为避免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稳定,在 1989年 3月 23日核定了“经建会”的“当前物价问…  相似文献   

2.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巨大的结构失衡。美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过度借贷、过度消费、储蓄不足。而中国的情况则相反,我们过度依赖出口与投资、过度储蓄、消费过少。由中国进口的低廉的产品降低了美国的物价、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压制了美国工人的工资,这两个因素控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价格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于1988年5月3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内外通货膨胀和物价问题”理论讨论会。40多位与会者结合国内外通货膨胀和物价的实际情况,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根源、性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长期抑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累积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通过食品价格的传导,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进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调整农产品价格与引发通货膨胀的矛盾非常突出。本文研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客观性与逐步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必要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提出在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同时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方经济》1995,(1):16-18
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分析国家计委经研所“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课题组一、近期通货膨胀的情况和特点1994年头九个月,物价涨势很高。物价上涨的主要方面转到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上。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3.3%,城镇居民服务项目费用价格提高了25.2%...  相似文献   

6.
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水平创下40多年新高,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2%,“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物价稳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亮点。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有效的价格调控政策以及独特的经济结构确保我国物价“波澜不惊”。当前,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2023年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7.
观察     
台湾新一轮超额储蓄可能导致一波泡沫经济台湾今年的超额储蓄金额将再创新高,达9547亿元新台币,超额储蓄率高达9.33%。台湾“行政院主计处”表示,这反映台湾经济失衡,可能形成另一波泡沫经济。“超额储蓄”是指民众储蓄毛额减去投资毛额后的余额,二者应该是“储蓄略高于投资”的关系。去年台湾的超额储蓄为8905亿元新台币,超额储蓄率为8.9%。台湾“主计处”官员认为,这种超额储蓄逐年攀升的现象,十分类似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投资衰退。东北地区将成世界最大非转基因高油大豆产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发展,我国高油大豆的需求呈上…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现阶段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政府已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调控任务的转变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紧缩政策通常可以同时实现“两个防止”,而“一保一控”则意味着政策制定经常面临“两难冲突”。显然,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两个目标不能依赖单向的经济政策,必须发挥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产价格影响通货膨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这一指标来表示,资产价格主要是指房地产、股票、国债、外汇等的价格。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中,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是否存在相关性,或者诸如房地产与股票等资产价格是否有助于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中央数次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从“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再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逐渐成熟的宏观调控艺术。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74):1-21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金融后进国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账户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账户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这样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账户“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在行业的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使得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从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看,投资拉动型价格上涨值得警觉。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必然趋势。从中国的情况看,2013年的货币政策将高度关注通货膨胀,高度重视物价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价格信息     
《发展》1994,(4)
1993年下半年以来,经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运行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银行违章拆借得到了制止,非法集资现象得到了控制,国家5月15日、7月11日两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储蓄大幅度增加,货币增发过猛的情况有所缓和,生产资料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人民币汇率降到合理水平,居民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减弱。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宏观上使稳定市场物价有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市场物价上升的因素依然存在,1994年物价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也是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亟待解决的难题。 党中央决定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作为今年四项重点工作之首。因为,平抑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一、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是“致通胀”之源 近年来,特别是在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以财税和金融为主的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展顺利;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全国物价上涨幅度突破了年初10%的计划,已达20%以上。由于物价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将会引发诸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最近在越南参加有关转轨经济会议期间,重点对越南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评估,作者认为,越南当前的通货膨胀是比较严重的;在困难面前,越南上下贯通,举国“共治”,是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越南能跳出“就物价谈物价”的思维,寻求治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社会关怀和行政改革的有机结合,思路是开阔的,对当前亚洲国家治理通货膨胀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王长久  冯彦荣 《发展》2000,(6):42-43
物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指标。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发挥价格在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价格调节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保持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大众消费的物价指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决定,并在短短两年取得成效,控制了物价高涨,抑制了通货膨胀,创造了较为宽松的价格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通货紧缩限制了消费需求纵观1998年经济形势,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我国目前已陷入通货紧缩状态之中,其典型特征是投资机会减少和投资边际收益下降,与此对立,则是储蓄的相对过剩。储蓄大于投资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产品过剩、开工不足和物价下跌;在金融领域则是全面的螺旋式紧缩,同时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实际利率在不断提高。在通货紧缩状态下,许多企业微利或亏损,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下岗职工增多,失业人员增加,在农村,因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停止甚至下降。在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支出也减少,经济发展就…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主流意见认为,整个经济增长没有过热,基本上处于一个可控的上升周期。因此,如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防止两大资产价格较大幅度的波动,就是目前以及未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所一再强调的,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在此,若加一防,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由一防而变为“两防”,很可能成为中央未来或2008年经济工作重心。但是,实际情况远比此复杂,中国经济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也会比这两防更多。  相似文献   

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调是“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