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1年,呼伦贝尔市积极推动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打造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通过落实土地、税收、贷款等相关政策,畅通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积极构筑绿色通道和创业平台,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依靠自身聪明才智、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积累,进入园区创业、兴业。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长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承办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交流活动,以“凝聚创业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围绕全国创业孵化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来自8个地方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代表,围绕基地运营管理特色经验做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引领作用、孵化基地在创业生态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交流分享了经验。本刊上期摘要汇编了地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代表的经验做法上半部分,本期继续刊载下半部分,与读者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当下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以创业促进就业,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解决路径。文章从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状况入手,综合分析了当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23):249-251
近年来,各高校掀起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热潮。文章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高校建设的意义及功能,并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模式、孵化模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当今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创业孵化基地是孵化企业的摇篮,是培育企业的温床。近年来,江西省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作为实现创业、促进就业、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确保"四到位",力促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创业孵化基地(园、街)165个,实现在孵创业实体3132个,吸纳就业36396人;累计孵化成功创业实体3345个,成功率达61.2%。2012年,落实孵化基地(园、街)水电房租等补贴共计1747.8万元,小额贷款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园、街)及孵化实体达到26452.5万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山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验归纳分析,总结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和经验,提出今后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的注意问题,构筑了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对创业项目孵化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铜鼓县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中,坚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资源、产业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了一批投资创业基地,着力在功能开发、项目引进、产业聚集、环境优化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了创业示范基地——客家美食城。二是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春韵茶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孵化出小企业6户、茶叶孵化户20余户,辐射带动农户300余户,为社会提供了3000余个就业岗位。三是建立了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利用两家企业的旧厂房、土地和基础设施,创建了铜鼓县小企业创业基地,已入驻小企业24户,从业人员1361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山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验归纳分析,总结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和经验,提出今后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的注意问题,构筑了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对创业项目孵化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大学生创业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详细介绍了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优势特色。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开拓创新、务实肯干,形成了一套具有南邮特色的完备的孵化体系。希望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能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9,(20):247-249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建,首先要确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其次,构建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体系。第三,建立可实施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行机制。最后,探索并建立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孵化基地的建设成果真正服务于经济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认为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带动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能促进农民工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以往发展农民工体育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利因素,如农民工自身"经济理性"的近视行为、体育文化的缺乏和组织管理的松散等。农民工体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同时,以所在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契机,加强农民工体育组织建设,免费开放一些体育场馆,才能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体育文化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出租屋是农民工在打工地的主要居住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大多数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建在宅基地上;运作成本低廉,成为出租屋主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显著不同于国外的贫民窟;获得农民工较高的满意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出租屋的规划管理具有滞后性;在法律上还没有承认出租屋的合法地位;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关的政策建议是:高度重视出租屋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农民工居住的出租屋的研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加快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步伐;保持"以屋管人"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恩立 《城市问题》2012,(7):96-102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推进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措施,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刘俊贤 《价值工程》2014,(18):180-181
本文立足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利用他们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服务于农民工,建立"农民工之家",为这新时代的农民工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业信息服务、素质的提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等方面提供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农民工权益保护体制下,工会维权责无旁贷。但目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陷于监督缺失、维权乏力甚至"不在场"的困境之中。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出路在于:进一步完善工会法制,确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农民工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将农民工组织起来,构建切实维权的体制。  相似文献   

17.
成立杰 《价值工程》2014,(5):148-149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猛,贫困地区的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提高自己的收入纷纷加入到建筑业农民工的行列,但是由于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他们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本文先分析了贫困地区建筑业农民工的一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强化建筑业农民工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migrant workers. 213 migrant workers completed the survey. This study found that migrant workers are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s and are committed to their organization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lonely. Age and gender do not have influence on loneliness o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ingle migrant workers feel lonelier than the married migrant workers. Married and longer-tenured migrant workers are more committed to the organiz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is re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lonelier migrant workers have higher job satisfaction while job satisfacti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Implications include having favorable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for migrant workers, a need for regulations to safeguard the migrant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viding favorable living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9.
陈建宏  妙晓莉 《价值工程》2012,31(21):277-278
本文在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失业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766 migrant work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4,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why some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remain silent when their rights are violate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m doing s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 that the migrant workers who are more vulnerable in demographic factors, family dependency, job insecurity and social networks are more likely to stay silent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silence leads them to be worse off in relation to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and labour rights. These results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perspective on silence. The results imply that silence can be a survival strategy for second-class workers and may be evident whereby the disadvantaged have no say and remain silent in exchange for work opportunity, but by doing so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unfai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