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于晗 《活力》2014,(6):131-131
采访活动是一种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谈、提问来进行新闻采访的社会活动,它是记者职业生涯中一项最重要、最经常的业务活动。访问过程不仅仅是收集材料,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关键,而采访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效果。那么怎样在采访活动中营造融洽的“自己人氛围”,通过感情交流促进信息交流,使采访顺利进行呢?  相似文献   

2.
张晓玲 《活力》2013,(10):53-53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假设其中只有10%的人掌握网络交流工具,那么至少有5千余万人可以成为媒体交流、采访、互动的对象。就如同随着的电话普及,电话采访成为当代新闻采访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样,网络采访也将成为未来新闻采访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黄瑾 《活力》2012,(8):140-140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隐性采访逐渐成为受到记者普遍重视的一种采访方法。但目前人们在“隐性采访”概念的界定上,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只要是不暴露记者身份的采访。就都可称为“隐性采访”。也有的人则将隐性采访等同于偷拍、偷录。我们认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林梅  焦永梅 《活力》2005,(12):148-148
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为了搜集事实、解决新闻来源的。因此,采访对写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成功的采访,就不会有成功的写作。然而,成功的采访是需要一番充足、周密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的。只有做到对要采访的人或事心中有数,主动缩短主观之间的距离,才能提高采访收益,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最初接触到这个采访活动的时候,我感觉我们会跟着杂志社的人去完成采访。但是自从郭总编给我完整地介绍完这次采访的目的、意义以及安排之后,我心里才形成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个采访活动将完全由我们这一批大学生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知本是指以知识为本体,大咖是在某个领域比较成功的人,知本大咖是指在专业领域应用知识管理实践与管理创新,取得成功的人,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产是知识,知识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渗透,为行业及社会创造财富。——采访手记采访手记这段话是我采访之平管理董事、执行总裁余绍元先生时,脑海里瞬间涌现出的,是灵感,还是契合,我说不清。采访过程中,余总发来7张照片,我看着他7张不同时期的照片,犹如看到他人生不同阶段的精彩缩影。  相似文献   

7.
浅谈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彦华 《活力》2011,(12):204-20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董琳 《活力》2014,(3):94-94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9.
王意芬  刘双 《活力》2005,(3):37-38
阳春三月,春寒料峭,记者一行二人来到了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大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保先进性教育活动、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及行政执法等话题进行了专题采访,此次采访得到了该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陈怀旗 《活力》2012,(6):164-16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潇琦 《北京房地产》2005,(10):94-96
我采访过不少业界的老总,应该说,写人是不易写好的,而通过一点影射出一个人的思想和人生,更是不易。对我来说,每采访一个人,就是对人生的一次全新领悟,这次更是如此。可以说,魏虹现在正在做的,是一件创新的事业。创新的事业需要付出的代价不是靠说,而是靠领悟。  相似文献   

12.
张琳琳 《活力》2014,(9):50-50
一、采访的概念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记者的采访就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美、发现普通人看不到的新情况、新事实,进而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新前程》2009,(5):51-51
职场人眼中的权威究竟是什么样,不妨来看看本刊随机采访的一群职场人的看法,所有回答均为原生态,未经过任何编辑、整理.  相似文献   

14.
米娜  米强 《活力》2012,(2):127-127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作为记者,要学会与人交流,要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记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够灵活应用,才能搜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素材,挖掘出好的新闻点,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5.
魏默宁 《活力》2012,(23):88-88
搞电视新闻采访的人都知道,要想把自己采写的新闻文事件、新闻人物报道的准确又生动,并且要有新、奇、特的特点,前期广泛的搜集大量的新闻素材至关重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等,第一时间首先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你就会从容地面对一切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写稿不慌.这种积极负责的采访态度应该值得提倡.不过,在这种"采访经验"之外,我认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访夏谢飞先生(Jeff Hurmuses)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夏谢飞任腾博(TANDBERG)视通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视频通讯公司)中国和日本区的总裁。采访地点就在腾博视通位于北京东方广场的办公室。而采访方式则是利用腾博视通的视频会议设备进行的,虽然夏谢飞远在上海的办公室,但是整个采访的过程仍然能让人体会到面对面交流才有的那种互动、及时和贴近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张德华 《活力》2013,(4):128-128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敲门砖,任何采访,除了记者的现场感受,绝大多数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都需要从与被访者之间的问答中获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采访就是一门“问”的学问,就是通过提问.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提问的技巧至关重要.会问的人能充分凋动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让他畅所欲言,说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18.
没有终点     
采访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之前,觉得他应该是个倔老头,因为他曾对媒体说,只要国家允许,他就敢在飞机上卖站票。这话一出,自然有石破天惊的效果。能说这话的人,一定也是很有个性的人。采访当天,王身着便装,随身带了一个硕大的记事本。坐下后,他拿出我的采访提纲,认真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了看自己的本子,似乎做了专门的整理一他没带眼镜,虽然已是68岁。员  相似文献   

19.
资讯月览     
《厂长经理之友》2011,(8):24-24
中海油渤海油田漏油事件 全球3018名记者注册采访深圳大运会 7月21日,深圳大运会组委会新闻发言人黄国强向媒体发布新闻称:报名参加本届大运会的运动员、随队官员有11260人,并有来自全球309家媒体机构的3018名记者申请注册采访,包括境内媒体136家、港澳31家、台湾5家、国外119家。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寒冷的日子,我来到庆安粮库采访,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树国在接待我采访时,向我介绍了庆安粮库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庆安粮库,是1993年被国家粮食储备局批准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同年纳入国家储备行列管理。粮库现有职工690人,离退体人员110人。还有大集体职工68人。整个粮库占地286万平方米。年经营量是25万吨。常年储存量是1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