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春秋战国,纪南城是南方第一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楚国城市水利设施最高水平。通过研究发现楚纪南城在码头、水门和水井等水利设施的修建上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码头、水门、水井的修建是楚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也大大地促进了楚国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楚昭王杀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为了报仇,带兵帮助吴国攻打楚国,结果楚国被打得七零八落。楚昭王一看情况不妙,立即丢下都城逃到随国避难。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老子》中存在着大量假借字,是研究上古音有价值的材料。通过对这些假借字分别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可明确地发现,当时楚国语音在声母方面存在清浊通用,轻唇音不分,舌头舌上不分,泥娘日三母不分,章组归端等特点,在韵母方面存在阴声韵、阳声韵与入声韵截然分立等特点,在声调方面,当时楚国语音中只有平、入两个调类。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楚国县的涵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县鄙”之县和“县邑”之县。楚国县在春秋时代并未发展到“县制”之县的层次,原因在于其尚未脱离分封世袭的影子,也不具备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所必备的行政、财政、司法三个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相似文献   

6.
《楚宫恨》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期。秦王将御妹嫁给了楚国太子枈建,太宰费无极奸诈狠毒,为报太子鞭打其子费兴之仇,使用了调包计,把秦公主孟盈调给了楚平王,公主的丫环齐姬调给了太子枈建,楚平王知道内情以后,仍不顾伦理道德,继续霸占儿媳,不务朝政并且要杀太子枈建,无奈太子携少娘娘和好友伍子胥逃至郑国,但并没逃过费无极的追杀。伍子胥带少娘娘和幼主逃出,少娘娘为救少主投江自尽,伍子胥又带上幼主投奔吴国,在吴国操练兵马,做了三军统帅,十年后,伍子胥带兵杀回楚国,而此时楚平王早已驾崩,伍子胥岂肯罢休,掘墓鞭尸,楚国太  相似文献   

7.
楚国在楚怀王统治时期,由于没有明确的大一统思想和一贯的外交策略,加上楚怀王中晚年政治上的昏 庸,性格上的偏执,导致了外交失利,军事失败。  相似文献   

8.
霓虹的闪烁打破深夜的静寂,城市的喧嚣惊醒远古的尊者. 昨夜里悄然秋风夜半客,梦中跨越千年魂游楚国与伯阳笑谈,一生二、二生三、三化万物.三字经是浓缩的智者箴言.回望沧桑千年文化之根,儒雅论道独坐观心,点滴之墨灵动成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古钱币升值很快.如清代"道光通宝壹分",1992年才50元一枚,现在涨到700元一枚,5年上涨13倍;战国时期的楚国货币"埕爱"和"陈爱"现每枚身价分别达到100万元和130万元.然而,收藏古钱币的知识和技巧你知多少?  相似文献   

10.
楚先王熊绎在荆.睢之地创业立国,其后楚国历经八百余年开拓成为战国时期最大的国家。楚在与长江中下游的越吴争战中,楚军舟师发明了一种"钩强"的战器和军事技能,后从军队的军事演练传到民间成"牵钩之戏"。传承至唐朝由于深受皇帝和百姓的喜爱,"牵钩之戏"发展到高峰时期。"牵钩之戏"还流传到了韩国、日本。"牵钩之戏"是楚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生地和传播区域,在我省目前对楚文化和三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文化底蕴作支撑、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缺乏整体开发战略的情况下,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考虑以节庆活动为栽体,凸现地方文化特色;以观光旅游为主体,配套建设休闲文化设施;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素材,创造新时期的湖北文化精品;以三大城市圈为依托,建设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带;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品牌,推动湖北国际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熹集儒释道思想之大成,创见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文章侧重对朱熹和谐社会观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认为人伦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核心观念;风俗和美是其和谐社会观的突出表征;身心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重要基点;天人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之一,但其英译研究相对滞后于其他经典作品.从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美学角度研究《楚辞》英译是可行且有意义的.翻译美学涉及神似和形似这对美学命题,具体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格律及风格等诸多方面.从卓振英译的《大中华文库·楚辞》中看出,“以诗译诗”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为了全值再现原诗所蕴含的美,译者应该采取诗化译法.  相似文献   

14.
在浩如繁星的中国典籍中,《楚辞》一定是最闪耀中的一颗.然而其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内涵却使其典籍翻译造成诸多障碍.为最大程度的避免在译本中的文化亏损与缺失现象,笔者认为异化与规划翻译策略指导下的典籍英译,既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又能够避免文化的缺失.努力再现《楚辞》原文的中国文化色彩以及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沈钧儒、褚辅成于1927年4月在国民党蒋介石“清党”中遭囚禁的前因后果,沈钧儒追求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使他从这时就开始与中共合作,并与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湖北旅游现状和对湖北现有旅游形象定位评析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的地脉、文脉和商脉,将湖北的旅游形象重新定位为"神奇江山.浪漫楚风",并提出了湖北旅游形象塑造与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