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星火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由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第一项面向农村经济的科技计划,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星火撒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星火计划在我国的广泛实  相似文献   

2.
<正>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适应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行业发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委要闻(2月15日至3月15日)姜春云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对“星火计划”作重要指示姜春云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近日出席了由《人民日报》社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星火计划与农村规模经济“座谈会,并对星火计划发表重要讲话。姜春云副总理指出,星火计划和农村...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宋健星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振兴农村经济于1986年批准实施的。十年来,在各部门、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以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等为代表的各项...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发展中心(简称农村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因星火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而成立的,是北京市科委直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6.
我省"星火计划"从1985年试点、1986年全面实施以来,现已是燎原之势,成为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和强县富民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面旗帜.截止2001年底,全省累计安排国家、省、市、县星火项目5000余个,项目覆盖全省90%以上的县区,完成率75%,实现新增产值660多亿元,新增利税140多亿元,创汇6000多万美元.主要成效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武威市“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和实施科教兴市、开放活市、工业富市三大战略 ,并提出加快三个战略转变 ,即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的转变 ;农村经济为主向城市经济为主转变 ;二是经济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星火旗帜与菏泽经济山东省菏泽地区科委尹训勤山东省菏泽地区星火计划的组织实施,正在由单项技术开发转向产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为主的投入机制,在全区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农村实际和发展需要的计划管理制度和体系。一、计划项目几年来,在星火计划项...  相似文献   

9.
1985年5月,原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因其中引用了我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被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我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我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星火计划是我国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总结 15年星火计划工作的成就与经验,科技部于 2001年 9月 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星火计划实施 15周年座谈会。有关部委、省市主管星火工作的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作了主题发言。   星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于 1986年批准实施的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 15年来,通过星火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大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大,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要促进城乡融合,需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走特色区域城镇化道路。区域城镇化包括城乡城镇化和不同区域城镇化。要实现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立足于当地经济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等提高城乡建设效益,引导村镇建设走入正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要大力推动就地城镇化,提高乡镇企业规模,就近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三要统筹城乡发展,选择合适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联合作用,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宗教差异性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各个经济体应该在多边或双边各个领域,以多种途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国家颁布星火计划管理办法日前,国家科委颁布了《星火计划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九章52条。《办法》明确了星火计划是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的指导性科技开发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和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科...  相似文献   

14.
《开发研究》1987,(4):64-64,F0003
<正> 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办企业是科技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推进“星火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部门政策不配套,直接影响着科技人员下乡办企业的积极性。为此,邹凤岭同志撰文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的传统观念,充分尊重科技人员下乡办企业的意愿,彻底改变单位领导对科技人才流动过多过死的束缚和干预。二、制定一整套保护科技人员下乡办企业的利益原则和政策,如财政、税收、分配等配套政策,给企业以应  相似文献   

15.
<正>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西北地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但关于发展的战略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对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能力、环境和资源条件的综合分析表明,西北农村的贫困源于生产方式的落后。生产方式落后的实质在于经济结构的低阶段性和发展水平的低梯度性。因此,结构转换是目前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为  相似文献   

16.
郁冠 《开发研究》1988,(5):25-26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市和县形成城市经济和县区域经济两个经济巨轮,推动着经济全面发展。这个经济带共有大中小城市85个,县建制525个(不包括县级市45个)。县,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战略单元。每个县的经济也自然形成一个小型的区域经济。县区域经济,是综合性经济,包括一、二、三次产业。县属城镇和乡镇,是城市和农村  相似文献   

17.
张艳 《改革与战略》2012,28(5):116-1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农业经济是衡量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重要部分之一。以全面促进农民的收入和发展乡镇企业为首要目标,在加强和巩固农业地位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方农村经济进行综合治理和改善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以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为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从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背景出发,总结了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所说的区域经济,是专指我国的区域经济而言的。因此,我所指出的各种论点都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具有我国独有的特点,由此也就不涉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或由若干国家联合形成的那些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这里只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探讨,而不是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全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国从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揭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在迎接新的挑战中。我们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国也有我们的优势和特色。现就我十几年来先后参与的三项工作来介绍中国富有生机,活力和竞争潜力的三大经济力量。 星火计划 1985年中国政府批准实施了以技术进步来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星火计划,鼓励中国农村利用新技术来办工业,以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先进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向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 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达 2071万个,全年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内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首先是制度层面上的调整,目标是塑造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的机制,为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首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从政策的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盯住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节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包括:疏通城乡隔离的通道,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基础是提高各次产业的素质,并为在此过程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重点是西部大开发;调整市场结构,分别培育城市、农村和国际三个市场,弥补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政府为结构调整必须提供两个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与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