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一)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调整,静宁农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比1978年的3 904万元增长69倍.一是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减少,而粮食产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静宁苹果已成为全县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16年县上提出把“静宁苹果”培育成世界品牌,把静宁建成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打造产业“升级版”的目标.面对这一决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果业人才队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无疑是打造静宁果业“升级版”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静宁经济无论是农村经济还是城市经济,总体上成了“苹果经济”.如何走出传统的产加销模式,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新业态助推静宁苹果产业,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农村电子商务助推静宁苹果产业优势分析 (一)交易的虚拟化使苹果的销售智能、快捷.  相似文献   

4.
粮食持续生产安全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前提下,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和能够在短期内转回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尤为重要.但从近年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变化来看,多种因素使粮食生产面积保有量并不乐观,粮食的持续稳定供给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全面客观地分析粮食生产形势,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出发,谨慎处理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导向,确保粮食生产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5.
张伟 《发展》2005,(9):53-53
一、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1.继续巩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从农业内部看,第一,种植农业不放松.从现在开始必须重视陕西、甘肃两省粮食生产严重不足、大幅度减产,粮食增长速度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问题,由于西北地区的自然、历史、人为因素,使种植农业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出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内蒙古粮食生产、流通、出口情况 (一)生产.内蒙古粮食生产由七十年代国家返销区到八十年代变成产销平衡区,现在已变成国家重点产粮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在全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26位上升到第3位,连续四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对待目前粮食相对剩余--即吃不了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突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润丝 《天津经济》2023,(11):15-18
随着自贸区全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放创新,自贸区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力量.为此,探讨自贸区对农业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促进作用以及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政府降低准入门槛、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农业金融服务以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对策,以期为自贸区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耕地不仅影响区域粮食安全,还作为一种特殊的绿地资源,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文章分析预测了珠江三角洲2008~2020年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建设占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需求量及其补充耕地能力,得出:到2020年,珠三角可以实现耕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需求量偏大,耕地总量仍会持续减少,粮食自给率仍会降低,2020年末耕地保有量难以满足30%的粮食自给率需求,也低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所需的耕地规模,珠三角不仅"吃饭与建设"争地的矛盾十分尖锐,"生态与建设"争地的矛盾也不小,为此,珠三角应控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严格保护耕地及农地,加大农业投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以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余姚市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政策引导,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扶持措施,提高种粮  相似文献   

11.
樊旺 《发展》2007,(12):175
党的十六大以来,静宁县水利工作围绕全县整体工作思路,高举发展旗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水利事业蒸蒸日上,为构建活力静宁、和谐静宁,开创了水利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良好局面,为全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水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娟  汪上 《特区经济》2008,(4):203-205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凤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以及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农业的发展,而当前发展农业又主要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却出现了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碰壁,与农民急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到位的双重矛盾。为此,笔者认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重点放在调整农民心态。一、长期坚持并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力度,改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被动认识为主动行为,使农民自愿调整自家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完…  相似文献   

14.
舒畅 《湖南经济》2001,(9):40-41
一、现实背景一宏观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企业搞活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实行以粮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调优了品种,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调减了面积,促进了产销的基本平衡,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2粮棉市场进一步放开,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市场放开,收购主体增加,经营渠道拓宽,标志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一粮食购销市场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将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购销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前会有明显的减少,随着非保护价粮食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07,(9):32-33
近几年来,余姚市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战略,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有效地托起了现代高效特色品牌农业新构架。  相似文献   

16.
赵竹村 《发展》2007,(11):76-77
不同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的平衡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流动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乡村从业人员更多倾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承接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相比工业,在农业领域却罕有比较成功的产业转移的实例。文章简要分析了制约农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并对农业产业转移的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对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项目的科学认定 所谓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是指在发展农业方面一国与它国相比,在外延上,发展该农业产业项目的条件较为有利,从而使其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项目;在内涵上,面对一国国内农业产业的各门类,该农业产业项目在全面推动整个农业发展中起主导性作用并占优势的农业产业项目.  相似文献   

19.
粮食仓库是粮食部门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物质硬件,粮仓建设更是各级政府对粮食工作实行层层首长负责制考核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山区粮食仓库建设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宏观政策驱动,农业产业政策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度时期束之高阁,以至形成了粮食仓储远不适应粮食流通收储的需要,新建、扩修、维护已成为当前粮食工作仓储建设的首要问题。笔者以市场、宏观政策调整为基点,结合秭归具情况。谈谈山区粮食仓库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雪映 《发展》2013,(10):35-35
一、静宁县建设特色文化大县的优势和基础(一)比较优势静宁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是传说中"始画八卦"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静宁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陇东地区文化的渊薮之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和古城遗址及古墓葬群和古建筑群,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静宁人杰地灵,产生了隗嚣、吴玠吴璘、刘琦等众多的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也诞生了李广、李渊、李世民、李白、李世军等众多李姓历史名人。据史志记载,自宋到清,本县为全国出科举人才最多的地区之一。直到现在,教育依旧是全县发展的重点,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财政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县"。静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