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社联动”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实践探索,对养老服务的提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广州市W社区为案例,对“五社联动”实践成效及不足进行检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元治理理论为指导,对基层养老治理实践机制进行探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技术的产生与快速发展为新疆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在新疆使用大数据进行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是增强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巩固民族团结、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和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以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现实需求,但也面临着党建引领大数据技术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的力度不强、对应用大数据创新“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关注不足、治理主体间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协同参与度偏低等问题。研究认为,应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技术支持以及引导多元共治等路径,从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治理功能,规范主体间治理体系并搭建横向机制等方面推进新疆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3.
吴媚 《山西农经》2023,(3):115-117+192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深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Y农村社区实地调研,得出当地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缺乏合法性地位保障、资源保障、专业人才支撑和公信力等问题。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提出主体协同、政策协同、人才协同、价值协同的“四协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黎珍 《农业经济》2023,(3):50-5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的是推动社会自治,而农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打造共建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至关重要。在推动农村社区协同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社区经济基础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与服务能力低,农民自主意识薄弱,农村地区法治文化及法治意识缺失等困境,制约了农村社区“共建、共治”格局的形成,因此必须充分激发农村社区经济活力,保障农村治理设施建设,转变农村社区传统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赋能型治理”,即通过深入挖掘、灵活应用治理资源,激活治理要素,激发和强化多元治理主体内在活力和能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赋能型治理将重要治理要素赋能相应治理主体,以党建引领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合力;以载体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协同建构;以技术运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整体效能;以治理革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高效运转,从而有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赋能型治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力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技术治理,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创新对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效能、选择标准、转换条件,发现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融入式→内生式"的转换路径;社区居民参与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内生式→融入式"的转换路径;受制于不同社区治理能力的差异性,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也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此外,从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选择、治理主体自身建设、多元主体"三治"融合体系建设层面提出了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从传统村组管理向现代社区治理的转变。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内部治理主体的缺失和治理体制的落后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治理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乡村应该紧紧抓住优质社会资源输入不断增加的优势,通过激发乡村社会内生力量,创新治理的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组织治理权威等途径来提升乡村治理的有效性,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党建引领已成为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全过程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从治理起点、治理关键到治理途径和“再治理”的全过程,阐释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并以宁波北仑工业社区治理实践为例,分析党建贯穿治理全过程发挥的引领作用,以期拓宽社会基层治理的理论边界和现实空间,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山区枫泾镇把社区治理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起来,探索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继“三访四步”服务群众工作法后创新实施“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工作核心,以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抓手,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深化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四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经验,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枫泾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升级版”平安枫泾。  相似文献   

10.
宜昌市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模式为政府主导型,该模式具有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顶层设计规范、体制机制健全、与农村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等优势,同时存在社区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地位、新乡贤参与治理不足、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工缺失、社区公共文化和精神空间建构不足等问题。分析了宜昌市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势,以及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政社联动是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提出的,政社联动能否发挥实际作用,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为此,建议搭建网络式的社区联合平台,促进政社沟通和信息共享,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协调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是农村社区多元治理的主体之一,在农村社区治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因资金来源匮乏、能力缺失、公信力不足等重重阻碍,步履维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针对问题寻求解决路径,对促进服务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内嵌于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是乡村现代化和走向共同富裕征程中的接续奋斗,两者在指导思想和领导主体上相统一,工作主体、内容和服务对象相互耦合,工作机制联动、方式互补。要想促进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耦合协同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完善工作机制衔接,并做好政策接续,健全协同推进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可以优化和改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治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和协同治理趋势逐步形成。然而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治理主体单一和治理观念落后、集体经济支撑作用不充分、治理制度缺失和社会保障较为滞后等。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包括: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以集体经济振兴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夯实乡村治理自治、德治和法治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红 《水利经济》2017,35(3):48-52
从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对农村地区在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源水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城乡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农村水环境治理主体缺失、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是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水环境治理体系、加强水环境治理主体建设、保障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枫泾镇在“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提升枫泾创新社会治理水平和质量,重点打造“两约三会六平台”,以小切口大抓手,推动“四治-体化”建设。“两约”:村级层面,完善村规民约和宅基公约;居层面,完善居民公约和楼道公约。以此规范和约束村(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三会”:以乡风文明德治为重点,建立村(居)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三大议事机制。“六平台”:以“党建+治理”的理念,积极构建立体化、网格化、多层级的社区治理功能体系。依托党群服务站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深入推进网格化党建,打造社区学习教育、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矛盾调解、文体服务、协商议事等六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宝山农场为全面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安定、和谐、美丽小环境为目标,推动黑龙江垦区"大环境"建设步伐,积极创新构建"双网双带"社会治理体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实施党委带动建设,发挥党委引导作用,确保农场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18.
完善国家林业治理体系需要适应从管制向治理转变的趋势。分别研究了以政府管制为主、以市场为基础的措施、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及混合治理在森林领域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分析了国际上非政府森林治理主体和形式兴起的驱动力和表现,以期推动我国林业治理体系的构建。政府自上而下的管制不断减少,以市场为基础的措施、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混合治理等非政府治理形式不断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完善林业治理体系需要减少政府管制,促进市场、社区、社会力量的成长,推动形成多样化的森林治理安排。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委省政府聚焦城乡高质量发展短板弱项,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困局,推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基于乡村产业、农民增收、公共服务体系、人居环境、要素资源配置、乡村治理六个维度,本文选取上海、杭州、成都、重庆、湖州等国内先进城市,对其促进乡村建设与发展政策举措进行梳理分析,并从促进产业融合、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建设和美乡村、建强要素保障机制、优化社会治理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广州“百千万工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大疫情下村支书组织领导的村庄防疫是贯彻落实国家防疫安排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村支书的“硬核”喊话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支书的“硬核”喊话直观反映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自治权力运行的具体样态。在乡村社会中,喊话主体、喊话工具、喊话风格和喊话效果的合力,促成了村支书“硬核”喊话的内在逻辑自洽。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在肯定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并合理吸纳农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赋予村支书及村党组织必要的自治权力和自治空间,并积极发挥村支书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枢纽作用,形成农村地区自治与法治的良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