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内容和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满足人们的各种旅游需求。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方式不同,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集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包含丰富的特色内涵,具有"寓教于乐"的革命教育特点。红色旅游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并作为一项重要的途径,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红色旅游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扶贫、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农村红色旅游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农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主题,各地都在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遵义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带动遵义旅游的全面发展,本文在阐述遵义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遵义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以实现遵义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旨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兴起,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地区不在少数。仪征市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针对仪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加强整体规划,重视红色旅游资源多维度开发,形成"红色旅游+"思维,加快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突出月塘特色,打造品牌效应等建议,以期使仪征红色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三亚市西岛文化旅游区独特的地域优势、厚重的红色革命资源、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海洋资源,为西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天然的区域优势,形成西岛旅游文化乡村振兴的品牌。但西岛的旅游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鉴于此,构建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促进西岛旅游文化发展的关键。构建“红蓝绿”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红蓝绿”游览方式,拓宽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渠道,展示西岛旅游新的风貌,将是促进西岛文化旅游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路径。  相似文献   

5.
开发模式的选择是任何乡村旅游发展都必须面对的环节,本文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对“公司+农户”模式、“社区+公司+农户”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循环经济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及简要的评论,从资金、市场、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论,最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与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指出了与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六个阶段、区位条件三种类型不同组合相对应的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发行湖南省分行坚守职能定位,立足湖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文旅”发展路径,书写以“千万工程”经验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通过“文学+产业”模式支持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建设,以“红色+绿色”模式支持郴州汝城县沙洲村建设,探索“特色+资源”模式助力古村落打造独特“IP”,实现“旧貌换新颜”,探索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湖南路径”,拓宽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的转化通道,助力续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相似文献   

7.
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乡村旅游是我国农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为背景,以低碳乡村旅游为契机,以功能构建为视角,综合分析了低碳乡村旅游定位等问题。低碳乡村旅游功能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低碳乡村旅游要善于应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和机遇,丰富其休闲、体验、保护和教育四大核心功能,完善碳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从而促进农业、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贵州沙溪大寨村2021年以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解析,发现大寨村通过培育村民积极性、整治人居环境、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配套资源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改革发展措施,逐步实现了村寨振兴与共同富裕。总结出强化村支委引导,注重培养村民积极性;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品牌塑造;依托数字媒体平台,融合三产发展等经验与启示。得出“村支委主导+村民主体+第三方技术辅助”的发展模式,丰富了新内源发展理论模式的实践经验及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以抚顺市东洲地区为例,针对目前东洲地区存在的景区类型单一,缺少内在联系等问题,培育3种“旅游+”模式的特色小镇,以实现抚顺市东洲地区的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阐明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进而从田园生态旅游、村落民居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以及乡村红色旅游四方面提出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我国聚焦"三农"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低碳技术的运用下,构建乡村低碳旅游产业链,开发乡村低碳社区,在政府主导下创新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王红刚 《山西农经》2023,(9):176-178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依托互联网实现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需求。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和路径,旨在抓住“互联网+行业”发展机遇,推动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2%,比2013年46.1%的提高6.1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三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大。而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展展现出了强大力量。其中,乡村红色旅游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强烈欢迎,这既有赖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也归功于乡村红色旅游本身的独特的魅力。然而,基于游客需求视角来看,乡村红色旅游发展还面临着景区缺乏特色、景区设施亟待更新、景区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旅游方式过于单一等诸多困境,制约了乡村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还需通过开发景区特色,完善景区设施,协调景区资源,丰富旅游方式,为乡村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就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签署节能减排协议,倡导低碳经济。全球都处在一个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在发展的氛围中,然而对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低碳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低碳经济的提出为大背景和理论基础,浅析低碳旅游及低碳乡村旅游可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必由之路."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带来了新思路,给绿色信贷的发展按下快进键.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活水灌溉,吉安市生态资源丰富,绿色信贷培育环境优越,绿色信贷发展前景广阔.结合农发行绿色信贷发展中遇到的诸...  相似文献   

16.
谢建宏 《农业经济》2022,(6):138-140
本文根据游客偏好理论和乡村红色旅游基本概况,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产品发展的意义,目前乡村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存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同质化、参与性差、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红色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因此,乡村红色旅游产品开发需要产业融合区域合作、完善基础设施、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为乡村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包含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湘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模式问题,提出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增加城乡互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推动乡风文明。黄桥镇祁巷村依托黄桥古镇红色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唱乡村旅游歌,走绿色富民路"的发展路子,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发展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一、基本情况祁巷村位于历史文化名镇——黄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撑力度强,旅游模式日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全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通过提高乡村旅游要素供给水平、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等措施,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