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一轮煤炭资源税费改革将资源税的计征方式由从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同时清费立税,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目的是对煤炭税费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资源税地位,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实施改革之前,学者对煤炭企业资源税费负担研究根据一定理论进行测算,缺乏真实数据支持。选取我国煤炭大省山西省内煤炭企业为例,根据真实数据对企业改革后的煤炭资源税费负担进行研究,发现本次资源税费改革后使煤炭资源税地位得到提升,相关涉煤收费有所减轻,企业煤炭资源税费负担减轻。最后对煤炭企业在现行政策下,为煤炭企业资源税费负担的减轻及配合现有税收政策的实施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延长产品生产线争取资源税折扣;提高回采率利用资源税减征政策;加强会计核算;避免资源税多计。  相似文献   

2.
国家进行煤炭资源税改革后,不再对煤炭收取相关费用,将原本用量计征的煤炭资源变成如今的用价计征。资源税改革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了绿色税制,理顺了资源税费关系,建立了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资源税税制。阐述了资源税改革对我国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四川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资源税与其他系统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通过仿真,分析了此次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四川当地政府税收、资源企业收益、天然气勘探开发等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仿真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极大地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公众满意度明显上升;目前暂行5%的税率水平对资源企业盈利影响有限;资源税计税方式的变化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总量影响不大,但从整个勘探开发动态过程而言,从价计征条件下的资源开发速度更加理性,资源开采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天然气价格对资源税改革的影响,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我国深化资源税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略论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税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消耗及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相对应,我国的资源税与各类资源产品的实际价格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亟需从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改革征税方式(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提高资源税负等方面调整资源税政策,对现行资源税进行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税收制度,以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2010年酝酿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大幕拉开,资源税在从量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计征办法。2011年公布并执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而马克思、萨缪尔森和霍林特等人的地租(租金)理论也为我国资源税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付丽 《林业经济》2012,(5):117-119
2011年1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我国资源税改革踏上新的征程。但我国现行资源税仍存在征税范围较窄、计税方式不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无法与资源税改革相适应、资源税税收收入归属不科学等问题,因此,资源税改革必须向纵深化推进。应该扩大征税范围、推进从价计征方式的使用、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现资源税税收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是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存的制度.由于制度理论研究欠缺和现行体制的局限,导致资源税制度关系紊乱.必须摒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排除行政权力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过度干扰,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经济全局出发,理性分析、研究和理顺资源税费制度关系,积极审慎地推进资源税费改革.  相似文献   

8.
资讯     
资源税将从量从价结合计征本刊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撰文称,要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法,适当增加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采取的是从量征收方式,各省区的煤资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1984年开始征收资源税至今已有20多年,现在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干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7):28-30,41,55
在国外的矿业租税制度中,权利金是矿产资源生产权利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矿业税制的制定与实施中融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激励制度。我国矿业租税制度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表现在资源税与地租理论的解释不符,矿产资源补偿费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不到位,矿业权价格严重异化。推动资源税费制度改革,要理顺经济关系,同时协调推进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改革,明确矿业权价款和使用费性质以及改革价款和使用费制度,建立资源超额租金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梁宁  刘蒨  那英军 《水利经济》2019,37(4):64-68
通过系统研究荷兰地下水税从诞生到终结的全过程,从制度设计、环境影响、经济作用、纳税人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管理作用5个维度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剖析,借鉴其经验教训,提出我国水资源税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水资源税费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秘鲁和巴西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秘鲁和巴西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较为富集的国家和南美洲的矿产资源大国,两国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均实行大部门统一管理,矿业权管理制度较为健全,监管较为严格,并且重视发挥资源税费政策的调节作用,重视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我国应借鉴秘鲁和巴西的经验,继续施行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的统一管理,进一步重视矿山环境的生态保护工作,简化我国现行的矿业税费结构,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标准,改革增值税计征方式,降低矿山企业增值税的税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央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率先在新疆进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新疆的率先改革将令世人关注和瞩目。本文首先阐述了新疆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现实意义;其次是将新疆资源税改革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再其次是归纳总结新疆实施资源税改革的做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疆资源税费改革思考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借鉴历史分析现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旨在规范农村税收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从安徽省部分县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开始,经过反复论证实验比较,一套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已经形成,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在即,本文拟从税费改革历史、现行体制利弊、税费改革当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入手,对此进行探讨,以为即将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提供参考。一、历史上几次重要税费改革及其现实意义税外收费在我国具有历史长、范围广、数额大、管理不力的特点,成为中国古代滋生腐败削弱国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撰文称,要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法,适当增加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现行的煤炭资源税采取的是从量征收方式,各省区的煤资源税在2.5元~3.6元/吨之间。此前,政府高层均以不同形式表示,资源税方案已经成熟,将很快推出,预计税率在5%~10%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煤炭企业因为从价计征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相关配套的减税清费等政策措施也有望同步推出。业内人士称,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通常将提高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因相关减税政策兑现较慢,煤炭企业的“苦日子”在今年或仍将延续。  相似文献   

17.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快林业建设步伐,适应经济和社会进步要求,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掀起了林业创业的新高潮。林业要发展,需要资金作保障,因此如何从政策、体制、机制着手,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资林业,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格局是当前林业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深化各项改革,营造良好融资环境1.深化林业税费改革一是在全省深入推广南平地区做法,规范木竹税费项目,调低计征价;二是抓住农村税费改革机遇,联合相…  相似文献   

18.
煤炭资源税的从价计征在提高煤炭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煤炭行业和地方财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同时也会伴随着诸如煤炭企业税负转嫁困难、资源回采率未与税额挂钩、特殊和稀缺煤类资源税偏低并且不统一等问题。建议:⑴通过增值税转型、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煤炭产品的销售价格等方式解决煤炭企业税负转嫁问题;⑵让煤炭资源税与回采率挂钩,最终使企业回采率与资源税款成反比,即回采率越高,资源税款越少;⑶实行弹性税率,即根据经济形势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煤炭资源税率;同时在提高特殊和稀缺煤种资源税单位税额时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的税费改革提出了建议,主张强化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取消资源税.  相似文献   

20.
为帮助我国企业熟悉东盟市场环境,借鉴完善我国土地财税体制,对东盟与我国的土地税费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与东盟国家相比,我国土地税费政策主要存在地方性土地收费项目繁多、土地税费收益用于民生开支不足、土地税费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缺陷。因此,可以借鉴东盟国家土地税费征收经验,通过正税清费,提高土地税费的市场调控能力,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以及加强土地收益使用监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税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