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石亚娟 《农业经济》2018,(2):143-144
农村电商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收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确保农村电商加速发展,有必要对现存农村电商发展模式进行研究,针对电商发展特征,为农村电商双边市场发展模式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李坚强 《农业经济》2018,(1):142-14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在网络技术助推下正以迅猛之势席卷整个农村大地,形成了以产销一体化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农村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产物,其强劲创新能力和经济促进能力,能够有效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但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不均,经济形式单一,从事电商人员自身局限性。导致农村电商集群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混乱,电商同质化竞争严重,电商发展受制于资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集群发展,因此,应该从农村电商集群发展实际出发,创新电商集群发展模式和融资模式,推动农村电商集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成为解决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农村电商是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农村全面脱贫。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来看,虽然乡村振兴战略为其发展提供机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约束和制约,农村电商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怎样走出困境,实现快速发展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滕孟利 《山西农经》2023,(3):118-120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有序推进,全国各地乡村相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直播带货、乡村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资中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制约资中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为资中县农村电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谢婉兰  巢瑞云 《山西农经》2023,(9):164-166+188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引领着各地乡村实现经济转型,而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和丰富农村服务内容能为电商市场发掘更多增值机会。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探讨目前当地农村电商运营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困境,提出“农户+高校+新媒体”“合作社+企业+电商社群”“休闲农业+文化IP+党建研学”3种新型模式,以提升农村电商的经济效益和传统农村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6.
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有助于加速城乡要素资源流动,完善与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产业资金服务单一以及人才匮乏等,致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需盘活农村资源,加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完善农村电商平台生态圈,加速农业企业现代化转型,以推动我国农村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敏姣 《山西农经》2023,(24):145-14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电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  相似文献   

8.
宋冬梅 《农业经济》2018,(12):129-131
农村电商集群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通过发挥集群效应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电商人才的支持,而电商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应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创新电商人才合作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城市与农村合作等形式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与发展,农村电商已不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各类农村电商平台不断涌现,但除部分老牌电商巨头外,形成规模发展的并不多。因此,文章从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改变农村传统销售观念、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建立健全物流体系等方面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月瀛 《山西农经》2023,(23):145-148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对于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南农村电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由于起步晚、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不足等历史和现实原因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河南要紧抓“数商兴农”的战略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及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培育良好的农村电商发展生态体系,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戴琳 《山西农经》2023,(21):117-119
农村电商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双向流通具有重要意义,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辽宁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电商取得了蓬勃发展。文章通过研究指出,当前辽宁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明显、自有品牌和电商集聚区发展薄弱等现实困境,提出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利 《山西农经》2023,(2):63-65
农村电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升级。现阶段,农村电商已经具备较大规模,这就要求农村电商必须提升其发展质量,能够实现电商行业的转型升级。文章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重点从政府、市场、企业和多元治理4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效益的相关策略,以推进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余雪源  杨媛  张莹 《农业经济》2018,(4):129-131
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帮扶效率。通过对农村电商发展的优势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机制,提出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策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对促农增收的影响作用,并检验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对推动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越高,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当前,多数西部省市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已经越过门槛值,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已进入更快发展阶段。建议完善农村电商政策支撑体系,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岭南广东农村电商产品视觉形象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和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岭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包装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探索一条适合岭南乡土特色农产品电商视觉形象设计的文化创意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传承和传播区域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电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农村电商人才匮乏是农村电商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分析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入手,构建了基于高职院校、电商企业和村镇三方合作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商时代的到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电商与扶贫助农结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电商助农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行业规范、推进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实施品牌战略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商助农模式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赋能数字乡村发展作用已经凸显。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农村电商交易活动,保障农村电商健康有序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隐患。文章在数字乡村背景下,阐述构建农村电商法律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析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风险,提出构建农村电商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据要素逐渐成为学术和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数据要素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推动电商扶贫的最佳机遇。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监测精准脱贫返贫,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陇南市电商扶贫案列中,政府、企业、农户等多元主体协商合作,有效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难题,打破传统地方经济形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电商扶贫成效更加显著,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电商的出现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能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因此,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助力我国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