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会计准则、《会计学》专业教科书和近几年发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学术刊物上的涉及无形资产、知识资产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文献为样本,对知识资产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论,试图在此基础上理清知识资产会计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得到应用.我国也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的准则、规定.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准则的相关规定,初步探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侯秀萍 《会计之友》2001,(10):31-31
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7号)在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及法律责任等重大方面加以规范的同时,重新定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概念的重新界定对<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资产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利益相关者会计权益理论和全新会计恒等式,知识资产已经被提到了与传统财务资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一、知识资产的概念(一)知识资产的涵义在阐述知识资产的概念之前,有必要解释这样几个概念:资源、知识和资产。资源是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实际效用的物品,包括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知识是人类社会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所以知识  相似文献   

5.
方静 《财会月刊》2011,(27):93-94
由于政府会计特殊的组织环境,许多概念的界定与企业会计有所区别。其中一个基础问题就是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等继承资产是否应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和报告。本文探讨了继承资产的概念、会计属性和国际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继承资产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宇 《会计之友》2008,(9):23-24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相关规范在执行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具体确认、计量,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该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等具体问题.解决了目前企业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财务处理不一致,会计实务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准则,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但目前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中仍有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太强,在具体操作上有很大弹性.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生猪资产会计核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概括性地指出了林业生物资产和畜牧业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处置等问题,但畜牧业内部各畜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且理论界对生猪资产会计核算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匮乏,使农业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存在一些困惑.文章分析了生猪资产的特点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生猪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收获与处置等方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做法,首次引入了"资产组"概念,规范了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本文从资产组的认定入手,分析了资产组减值的确认,阐明了其会计处理方法,指出了资产组减值会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财政部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为背景,评析了其在实践运用中的困惑及利弊。文章指出,运用成本法评估该项目特定时点的价值时应慎重辨别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无形资产各项目的价值基础。改变现行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框架体系,现在可行的是增加“表外附注”部分的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12.
13.
14.
Buyers of bankrupt assets could be penalized because of uncertainty about the value of such assets given their poor performance, and the absence of a guarantee offered by bankrupt e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uld be rewarded if imperfections in the market for bankrupt assets result in deep discounts. In this paper, we assess 314 acquisitions of bankrupt assets over the period 1985–2006. We find that firms that acquire bankrupt assets experience significant positive valuation effects, suggesting that the market for bankrupt assets is imperfect. Second, the valuation effects are especially favorable when the acquisition is only of selected assets, and when the buyer is in the same industry as the bankrupt firm. No evidence of long run abnormal returns (above and beyond the initial valuation effects) is found for firms that acquire bankrupt asse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索和剖 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ontinuous-time mean-variance portfolio selection problem in a financial market in which asset prices are cointegrated. The asset price dynamics are then postulated as the diffusion limit of the corresponding discrete-time error-correction model of cointegrated time series. The problem is completely solved in the sense that solutions of the continuous-time portfolio policy and the efficient frontier are obtained as explicit and closed-form formula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applied to pairs trading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identifying a cointegrated pair with a high mean-reversion rate can generat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arbitrage profits onc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economy sufficiently departs from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We propose an index to simultaneously measure the departure level of a cointegrated pair from equilibrium and the mean-reversion speed based on the mean-variance paradigm. An empi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use of the theory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厉建霞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36-136,138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劳动资料,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规模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获利能力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