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1978~2006年我国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建筑业工资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工资对其影响最显著,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工资对其有一定影响,其他单位职工工资对其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系统工程理论,采用AHP法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程度不均衡,且各区域内部差异显著。最后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区域产业集群间协同互补发展是提高欠发达地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工业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产业集聚趋势体现得更为明显,产业集聚受到地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聚集程度以及发展产业会有所不同。我国地域广阔,对于产业集聚程度因地区各有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从产业集聚与不同区域的经济之间相联系,产业聚集与中国地区差异之间的影响展开分析,并针对产业集聚对促进我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带动西部地区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整个行业以及和各区域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服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本文应用统计描述和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1978—2007年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信贷和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总体上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整体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均衡,这种现状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冲突。这种不均衡制约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人力资源配置和发展。山东省人力资源只有在打破这样的不均衡中完善各项机制和机构建设,最终实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同我国金融存在东中西部明显不均衡发展的局面,本文通过跨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历史文化因素、地理因素、政策因素、金融制度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作为影响区域金融差异发展的外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对区域金融差异深入研究进行制度设计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逐步调节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均衡发展。目前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关中经济发展较快,对陕西省经济总体贡献大,而陕北经济发展较慢。分析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针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地区之间不均衡状况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存在的意义,它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反映。影响地区间劳动力价格不一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户籍壁垒政策对区域工资差异的影响、地区人均GDP水平、地区受教育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外向型经济以及FDI(外国直接投资)、所有制改革。这些影响实际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对制定政策,调节社会矛盾有着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中,欧盟实行区域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的区域政策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盟区域差距,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其政策工具的成功是政策效果实现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欧盟区域政策主要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我国区域差距问题,针对我国区域政策的不足,借鉴欧盟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其分布规律,以期为区域规划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湖南省内971个评定的星级农庄为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类型及均衡程度测度; 运用缓冲区与叠加分析,进行农庄相对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测度。[结果](1)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区域集聚”特征; (2)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州区域分布较不均衡,具有围绕市州中心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 (3)形成了长株潭地区和湘南郴州地区2个高密度热点区,与湘南衡阳地区、湘中娄底地区2个次热点区; (4)星级农庄主要分布在距市州中心城市90km范围内。[结论]湖南省休闲农业星级农庄发展已经达到了集聚程度,但发展较不均衡,表明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东部明显高于西部,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将湖南省休闲农业划分为长株潭、湘南、湘中南、湘北、湘西5个休闲农业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空间发展最为均衡的国家之一。分析德国国土空间在区域协调、城乡均衡发展方面的特点,梳理其发展规律和经验,能够为我国国土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德国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特征大、中、小型城市均匀分布在整个国家,城乡等值化程度高。1995年以来,德国确定了11个城市区域,这些大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均衡地分布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不对称双头期权博弈框架下,企业的期权博弈存在着三种策略选择:占先均衡、顺序投资均衡和同时投资均衡,而且投资成本不对称程度对两个企业间的均衡策略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熵的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全国及6大经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计算分析,近10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向均衡状态发展,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土地利用结构转换;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和制度因素是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主要驱动力,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程度造成了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空间差异.为抑制土地利用结构频繁转换,应调整完善生态退耕政策,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农业机械投入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以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方法]用泰尔指数分解和极化指数探讨我国省际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极化特征。[结果]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投入强度最低;从泰尔指数分解来看,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均呈收敛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年均贡献率超过80%;从极化指数结果来看,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表现出一定的极化特征,其中,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逐渐向区域均衡演变,西部地区则由区域均衡向区域集聚转变。[结论]应有效提高我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投入质量与效率,缓解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辽宁重点建设了几个工业基地.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对外开放政策将发展重点转向辽宁南部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省内不同地区的发展,并最终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发展机会,研究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了解区域经济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辽宁整体经济增长与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型城镇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两者间的耦合度有利于区域甚至全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方法]以淄博市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间的耦合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08—2017年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逐年增加,但一直处于次优水平,其中2008—2017年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逐年增加,处于次优水平, 2008—2017年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逐年增加,同时2008—2015年处于次优水平2016—2017年处于最优水平; 同时2017年淄博市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均处于次优水平,且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相对于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低,其中博山区、桓台县、高清县和沂源县的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处于次优水平,张店区的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处于最优水平,其他区县处于次优水平。[结论]实现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大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程度,以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区县,进而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饲料粮供求和地区间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饲料粮短缺将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10多年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中国饲料粮市场研究予以关注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中国区域饲料粮市场的研究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国区域饲料粮市场的非线性空间均衡模型,模拟了贸易自由化、饲料粮生产技术进步、畜牧业技术进步、收入增长和畜产品出口变化对区域饲料粮市场生产、消费和流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开发程度、产业基础、科技水平等因素,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皖北、皖西、皖江经济区、皖南四大差异极大的经济发展板块。笔者认为持续提升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实效性、制定符合各区域资源禀赋的产业规划、不断完善安徽省的区域发展保障制度是解决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显著,各地区在存在地理环境、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差异的影响下,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或将出现不均衡发展的局面。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理念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农村建设成效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上述的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均衡的论证,可基于各经济带的发展背景和经济实力针对性提出诸如重视西部地区发展、重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质量、加大东三省的产业调整力度、遵循农村发展的演变规律等建议,以规范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节奏和发展步伐,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