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织服装周刊》2016,(32):23-23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在政府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下,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构建适合需求结构的供给体系,尽快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是新时期品牌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议一 电力结构调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投资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西部大开发、积极开发水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发电、适当发展核电等政策措施都需要得到政府的强有力的推动。“十五”期间结构调整是重点,建议政府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和法规,使投资者、电力企业及各级政府都能依法执行,降低阻力,减少实施成本。  建议二 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制定出分阶段、分类别的技术发展战略;当前要加强对“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实施条件的研究,逐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国内相关企业按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在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3.
《纺织服装周刊》2016,(47):23-23
“十二五”时期,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纺织工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经济运行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决胜阶段。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纺织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纺织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面对复杂的行业发展形势,我国纺织产业集群要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能源工业的改革落后于其他大多数行业,包括当前减煤增气的能源结构调整也是被动的,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不合理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巨大障碍.天然气价格不调升,供应不可持续,调升幅度太大太猛,消费不可持续,甚至可能导致在价格导向驱动下出现“增煤减气”的反效果、能源价格体系的改革才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核心.、价改如何实现,强力的政治领导和周全的政策导向是第一需要,保障供给虽然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仍然是重大的挑战,保持现有生产主体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也许是当前增加本土供给的最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轴承工业》2010,(3):35-35
2010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从2009年的“扩内需、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转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期,必须严控新上项目投资、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并管理好通胀预期,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更加优化,老百姓从经济回升中得到更多好处。  相似文献   

6.
<正> 一是“债转股”。根据冶金行业发展规划及结构调整意见,对部分不在支持或调整范围内的企业,要从“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内清除出去。二是把企业“破产兼并”政策和冶金行业结构调整方案结合起来。对那些没有发展前景,在经营出现困难后要求被兼并,并要求享受减、免息政策的企业,必须从“破产兼并”政策的范围内清理出去。三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当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内涵以及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环境和任务方向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标准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用标准引领煤炭行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淘汰过剩产能、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纺织服装周刊》2016,(20):30-31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去库存、调结构、实现有效供给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也正是当下产业集群需要提升的方向。本次会议同期举行的“新供给、新动能、新机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纺织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主题论坛上,发言代表就“结构调整、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和“创新商业模式、市场拓展、补短板”展开了两场对话交流,为与会者分享了集群转型创新经验和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管理》2011,(7):48-48
国家发改委2011年5月17日发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年版),旨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更好地发挥进口贴息政策对促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11日,“CCMT2010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揭幕。 会议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耿良志主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值此“三年振兴规划”实施一年之际,国家各项拉动政策逐步落实,企业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在此举办本次论坛,目的是紧密结合“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产业振兴升级”的展会主题,相互沟通和交流,探讨行业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