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立问题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存在认识风险,道德风险,制度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和路径依赖风险等几大市场风险,在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立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我国创业板市场为大部分新兴成长型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创业板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作为一个新事物,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还面临着种种问题有待解决。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场所,能够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设立,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创业板发行过程反映出种种问题。创业板市盈率过高、利益寻租、保荐责任不明晰现象随处可见。本文从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推出以来,截至2011年9月底在创业板市场挂牌的公司数量已达268家,显示了其巨大的经济潜力。但是,毕竟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只是刚刚起步,发展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即分析了创业板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在我国理论界存在分岐,文章对两个关键的问题进行分析,即创业板与风险投资,创业板与中小企业发展。结合国外创业板市场和我国主板市场具体情况,讨论在我国建设创业板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梁骁  方阳娥 《经济师》2012,(1):97-98
中国创业板市场已运行两年,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同时,也使得证券市场资本市场配置多元化,以保障创业板稳健发展和分散风险的目的。通过计量经济回归分析,建立创业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估算其贝塔系数(β),以此考察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分析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创业板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魏晶 《时代经贸》2012,(4):100-100
我国创业板市场作为新生事物正以全新的面貌快速发展壮大。但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提高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创业板市场运行态势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芳 《生产力研究》2011,(9):110-111,119
我国创业板市场建立一年多来,在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以及促进产融结合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初步显现。创业板的成功推出,丰富和完善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培育,许多优秀企业借助创业板的平台,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快速轨道。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创业板市场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诸如"三高"发行、业绩"变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阻碍了创业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创业板市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9年创业板市场在我国正式推出,这不仅顺应时势需求,切合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能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促使资本市场功能提升.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起步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我国仍然需要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成功发展经验,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我国的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10.
静思创业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创业板从酝酿设立至今已一年有余,尽管人们呼声甚高,但前景仍扑朔迷离。2000年底,深交所曾公布创业板的相关规则,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创业板开设已近在咫尺,然而,半年又已过去,除了人们对创业板的期盼外,也有相当多的人士根据海内外创业板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开始冷静思考,反思创业板现时在中国开通可能存在的风险。鉴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成立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这和海外二板市场推出的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在主板市场上存在众多问题,极不成熟,许多制度性缺陷仍然存在,因此,笔者建议内地的创业板市场不能仓促推出。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10月我国创业板市场开板以来,其功能和作用就备受争议,一度被认为是投机、圈钱和套现的天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存在缺陷难以避免,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判断其本质功能和存在价值.基于此,本文运用VAR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在成立初期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短期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婵 《当代经济》2010,(11):125-127
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开板,它的出世承载了太多美好的愿望。然而,自开板半年以来,创业板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让人不免担忧。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详细分析了目前创业板市场的特征及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解决措施作出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分析及其防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瑞禹  朱晶晶 《技术经济》2009,28(12):93-97
本文在借鉴海外创业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创业板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衷唯平 《经济师》2012,(10):58-60
2009年10月30日中国正式推出创业板,两年以来创业板企业为我国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缺乏科学完善退市机制的市场必定不能实现其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我国创业板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其退市标准和配套机制难免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无论是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还是英国的AIM市场,退市机制在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作用都早已显现,尽快制定和推出我国创业板的退出机制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环境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板亢进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而设计的新型资本市场。同时,其做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之一,又是创业资本市场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创业板市场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构建仅仅是时间问题。在我国目前市场还不甚健全、监管仍不够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构建创业板市场应与健全资本市场监管相结合,发展创业板市场应与完善公司监管机制相结合,完善创业板市场应与培育理性市场投资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论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开设创业板市场,进一步深化对创业板市场有关具体操作问题的研究,对于在条件成熟时稳妥建设和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有鉴于此,本文运用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做市商制度的模式,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IPO抑价的经典理论并结合创业板自身实际情况,对A股新推出的创业板市场IPO抑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因素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解释。在认识到非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创业板IPO抑价有较好解释力的同时,也发现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市场的完善对降低创业板IPO抑价带来的有利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创业板发展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过十多年的准备,我国终于在2009年10月30日正式推出创业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健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式。然而,资本市场对创业板的操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对我国现有经济情况分析不够清楚,使得刚刚推出的创业板在一开始就显现出许多问题。文章就创业板在开设之初暴露的问题做以下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IPO抑价的经典理论并结合创业板自身实际情况,对A股新推出的创业板市场IPO抑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因素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解释.在认识到非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创业板IPO抑价有较好解释力的同时,也发现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市场的完善对降低创业板IPO抑价带来的有利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风险及市场风险是我国目前创业板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行政干预、投资者结构、中介机构行为规范及身份管理等问题是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创业板市场一方面离不开自身制度建设与规范运作,另一方面更需要政策环境及配套措施,所以坚持市场化原则、提高中介的服务质量、给予政策空间及减少行政干预对促进创业板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