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当代最富特色的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信息的形式及效用、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机制设计、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模型、搜寻与价格离散、拍卖与投标、最优税制理论等内容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本学科的学术价值可以从以下至少三个方面的创新中得到阐释:方法论的创新,基本假设的创新和研究主题的创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发展成熟、诚信的市场经济,真正解决某些领域存在的市场效率低下甚至市场失灵问题,而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有益的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们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实验室资本市场,研究信息是否可以通过市场迅速传递。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非有效的;市场对信息的传递和价格反应是有条件的而且也是需要时间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具有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普通人,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的情况;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引起市场操纵行为,从而导致价格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正在开辟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并且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挑战。"互联网+市场"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提供重要平台和技术条件。"互联网+"所具有的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服务功能可提供充分且可信的信息,打破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假说。"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功能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效支持。利用互联网平台人人都可成为创客。"互联网+"的功能需要得到充分认识和挖掘,还需要对其有效运行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追溯了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现实意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在农村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分析农村村级治理过程中看似信息对称的表象背后隐藏的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了信息不对称与转型期乡村社会中农民的生存现实和村级治理的困境的关联性,进而提出政策和制度在农村的创新实施、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和村级管理规范化的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和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初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验方法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实验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探讨了若干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学实验,包括名誉的作用、信号传递等重要实验,认为不对称信息下的实验的方法及其研究思路值得我国经济学者借鉴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建设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房地产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严重,信息流动不畅、市场交易者的信息本本高昂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本文从房地产市场基本概念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产品质量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龙 《当代经济》2010,(13):156-157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竞争性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的产品质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高质量产品生产企业总能通过多信号显示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市场上的分离均衡总是存在.根据构建的消费者关于产品质量的效用函数的分析,发现消费者的质量选择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决策.  相似文献   

11.
共享单车是"互联网+"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产物。在"互联网+"新业态下,满足了多元化出行需求,解决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共享单车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不仅给政府治理抛出了新的难题,也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新制度经济学是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经济学。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一方面从交易成本、产权与正式制度等视角分析了共享单车背后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从产权、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分析了共享单车当前存在的无序停放、企业过度竞争、单车维护不及时、押金缺乏监管以及单车频遭人为破坏等问题,并从企业与政府层面提出促进共享单车更好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是指经济交易中某些参与者拥有而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上看,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不对称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本文拟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和“经济人假定”,就税收征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发生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最优交易合约设计问题的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该理论对许多研究领域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销售人员的选择及其薪酬确定策略,研究指出通过合约的合理设计可以减少销售人员的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宫兵 《当代经济》2006,(16):86-87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抵押担保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结合中小企业资产状况提出动产融资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根据现实中动产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激励理论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研究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委托-代理激励理论中牵涉到人的利益冲突和不对称的信息问题。随着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经济运行中交易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将导致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并从成本效益角度,运用博弈论理论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减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市场失灵及规制架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军 《经济问题》2008,342(2):20-22
信号发送理论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市场的强信号之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从而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在我国不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利用信号发送功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往往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因此,信号传递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溯了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现实意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在农村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分析农村村级治理过程中看似信息对称的表象背后隐藏的大量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了信息不对称与转型期乡村社会中农民的生存现实和村级治理的困境的关联性,进而提出政策和制度在农村的创新实施、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和村级管理规范化的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无形资产的固有特征,使得无形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而现行的信息披露方式导致无形资产信息的"错层交流",又加剧了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进而严重制约了我国无形资产交易市场的发展。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治理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频道模型,它包括频道设定、发布接收和噪音隔离系统三个部分,从而建立多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降低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军 《经济师》2004,(5):260-260,262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指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一方对交易对象的内在属性比另一方更为了解。经济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效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文章尝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并提出企业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