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货紧缩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同样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通货紧缩的主要特征是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尽管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或是造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一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来说,治理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紧缩至少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所指出的,以往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都在不遗余力地向通货膨胀作斗争,既没有为全球性通货紧缩作准备,也缺乏与通货紧缩作斗争的经验。为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理论界在对通货紧缩的研究中,认为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这种看法较为流行。对通货紧缩不同理论渊源的辩析、不同视角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通货紧缩不仅是货币现象,还有非货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说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二点:一是只有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条件下才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没有货币,交换都是“以物换物”,则不会产生通货紧缩。二是引起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是有条件的,简单地说那就是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完全决定于供求,如果居民消费与储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果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通货紧缩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 通货紧缩(deflation)与通货膨胀(inflation)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是任何一个国家常见的经济现象.一般而言,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与此相对应,通货紧缩则可以理解为货物与服务的货币价格普遍地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4.
单明  孙小霞 《大经贸》2000,(5):20-22
亚洲金融风暴给香港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整体经济急剧滑坡。1998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实质收缩约5.1%,在经济不断下滑的情况下,1998年11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出现0.7%的跌幅,而后跌幅持续扩大,香港经济开始进入通货紧缩时期。香港通货紧缩的现状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相应的货币现象,指货物与服务的货币价格普遍地、持续地下降。"货物与服务"不包括各种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而是指经济组织生产销售给自然人或机构的有形和无形产品;"货币价格"是指单位商品相对应的名义货币量,"普遍地"是指货币价格不是某个产品或某个行业的价格水平下降;"持续地"意味着价格不是一次性地下跌,而是一个持续不断下移的过程。在香港的统计中,一般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社会整体物价水平。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供求与价格水平变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商业研究》2005,(3):114-116
货币供求量与价格水平变动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而以价格水平变动作表象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必然与货币供求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十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由通货膨胀步入通货紧缩 ,主要原因是货币供求失衡。我国的货币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货币供给对价格的影响却越来越小。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仍应以拉动需求为主 ,以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为辅。不应该贸然扩大货币供应量 ,否则会引起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通货紧缩是经济货币现象,但在考察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时,货币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说讨论1920-1921年美国通货紧缩问题,会发现这完全是由于有关当局实施了货币紧缩政策的结果;那么近期的世界性通货紧缩及我国国内通货紧缩的原因相比起来要复杂得多,这也决定了仅从货币因素来考察通货紧缩是不全面的,过分依赖紧缩扩张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通货紧缩是指用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来缓和通货膨胀的措施。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采取通货紧缩政策的措施主要有:(1)通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紧缩信贷,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国家证券来回笼货币。(2)采取冻结工资和物价,减少预算支出和增加税收等办法,减少向流通领域供应货币。长期的通货紧缩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缓慢和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通货紧缩,既是一种人们自觉缓和通货膨胀的措施,也可能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普遍感觉到市场上流通货币量的短缺,进而影响到…  相似文献   

8.
<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价格波动的两种主要形式。所谓通货膨胀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从而导致了价格上涨的经济形态;而通货紧缩,则是太多的商品追逐太少的货币,从而导致萧条和失业的经济形态。前者是老百姓的钱不值钱了,后者是老百姓没有钱可以用。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根据联合国2012年统计月报数据库数  相似文献   

9.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不良现象,都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通货膨胀是“需求大,供给小”,而通货紧缩则是“供给大,需求小”,两者都是供求失衡的表现。通货膨胀对于居民来说,手中的货币明显贬值,因而“谈胀色变”。对于宏观经济发展而言,则容易导致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结构失衡。而通货紧缩对于居民来说,手中的货币明显升值,物价走低,同额的货币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似乎感觉不到什么危害。实际上,通货紧缩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影响也很大,同时也存在对居民较为严重的影响。一是通货紧缩导致物价走低,造成许…  相似文献   

10.
韩宗英 《现代商业》2014,(18):83-8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和危害。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总是同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而通货紧缩总是与物价下跌、货币升值、经济衰退有密切相关。通货紧缩,是一种比通货膨胀更严重、更难以解救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流动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经济没有了通货紧缩压力,而是在金融资产、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的状况下,迅速进入了通货膨胀阶段.从本质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资产膨胀压力是根源于人民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膨胀的后果.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角度,对于此类货币冲击问题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小于或慢于由经济增长和货币周转速度决定的货币需求量的增长,导致的商品与服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出现经济衰退现象。在这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小于或慢于货币需求量的增长,其结果表现为商品与服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经济衰退。从通货紧缩的概念出发,其表现形式通常是:货币供应量相对减少、市场价格普遍持续下降、经济(GDP)负增长或大幅度下滑。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上述表现,这说明不管人们承认与否,通货紧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货币…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相反相成的货币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通货缩时期,对此,应该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扩大需求,增加生产性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所承担的职能,本文将货币分为贮藏货币和交易货币,认为通货膨胀会通过费雪效应导致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一溢出又会通过交易方程式机制加剧通货膨胀.这就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机制.本文在设置了一个贮藏一交易货币转移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动态模型,考察了这一循环机制,发现如果货币溢出的通货膨胀弹性足够大,就会使得通货膨胀走向发散.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虽仍具有刚性的储蓄倾向,但是近期的通货膨胀已经造成了贮藏货币向交易货币的溢出,而这种溢出如果不能被抑制,则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同时也提醒我们,如果存在经济衰退预期,交易货币会被贮藏货币吸收而造成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经济领域中特殊的金融现象,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述出发,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转换机理研究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泛滥引起,而通货膨胀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相似文献   

17.
刘文萍 《商业科技》2010,(36):209-209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转换机理研究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泛滥引起,而通货膨胀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相似文献   

18.
彭永芳 《商业研究》2003,(21):17-19
由于我国当前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而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保持快速增长,这引发了人们对我国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现象的争论。在界定了通货紧缩为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萎缩的前提下,从深层次分析了我国实际经济形势与通货紧缩真实内涵的一致性,最后指出了我国通缩形势的表现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教授谈茅于轼什么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物价有什么影响?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指其数量超过正常、因此,通货膨胀的直接含义是货币数量多了。这种现象的一个几乎是必然的后果是物价全面上升,所以通货膨胀又差不多是物价上升的同义语。这里我用了"差不...  相似文献   

20.
应用增加时滞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估计(surplus lag VAR rolling estimation)检验方法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中国各层次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因果关系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自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减弱趋势;而在早期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内生迹象。除了M_0在1990年4月到1995年3月以外,没有迹象表明M_0、M_1、M_2是价格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不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