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结构调整,说起来轻松,就是“市场啥赚钱就种养啥”。虽然种养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但能否赚钱却是市场说了算。如今的江苏农村,处处洋溢着透着泥土芳香的时代气息,更多的农民已经自觉地融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以新观念新思维改变传统种养业,一场由市场经济引发的种养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2.
农家生态园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青年农民闻志,采用立体循环种养综合利用模式,在1.5亩承包地上,建起生态园,实行立体循环种植养殖,获得了高效益,每年亩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成了当地闻名的种养大户。具有中专文化程度,又是农民技术员的闻志,喜欢钻研先进的种养技术。他通过阅读报刊,掌握了循环种养、综合利用的技术后,决心开辟一条立体循环种养、高产高效的新路子。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1.5亩的低洼地,每逢雨涝,常遭淹没,十年九不收,无人肯承包。3年前,他主动承包了这块土地,从事立体循环种养。1996年初,他投资了50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城池村巴电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即在同一片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虾,稻虾共生、稻虾互补,从单一的种植向种养一体化转变,做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稻田的水面供龙虾生长,龙虾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互为供给”,形成水稻护虾、虾吃虫草、虾粪肥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岭脚自然村,是广西梧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生态立体种养业、红砖生产业是该村的特色产业。该村“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边养猪、山上种果、树底养鸡“的立体特色种养业已成型。全村拥有300亩生态农业模式的六堡茶园,年出栏10万只肉兔的兔业科技园,产值200万  相似文献   

5.
[目的]种养业现代化的纵深时期,许多瓶颈问题亟待突破,以期为引领探索的企业明晰发展方向与路径。[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演化经济学理论方法,层层演绎由表象挖掘种养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本性的瓶颈问题;基于企业跟踪调研和专家访谈,利用系统分析、突变与协同理论方法,指出发展瓶颈突破的关键。[结果](1)种养业价值实现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交易消费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组织运作模式变革;(2)对标发达国家种养业,种养业全链条融合发展的瓶颈是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低、产业链跨环节链接不紧密、利益链接机制设计不合理;(3)瓶颈突破的关键在于:基于信息化构建综合解决方案、基于规模化促进农资农艺农械匹配、基于技术集成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结论]基于种植养殖规模经济与服务范围经济的规模竞争型、基于地方资源禀赋的优势特色型、基于种养结合的功能型是种养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可供选择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岑溪市农发行不断加大支农的力度,大手笔写活支农种养文章。到目前为止,该行贷款余额达到1.2亿元,涉及到粮食、三黄鸡、种子、化肥、农药等种养业领域,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出一条“直接支持企业,间接支持农民,促进农民创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养殖大户李锦铎种植养殖不走老模式,走畜禽鱼沼菜生态循环种养新路子,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种养业,获得年收入20多万元的高效益。在李锦铎的养鸽场,只见一片绿色环抱  相似文献   

8.
李芸倩  陈夏 《农家之友》2010,(3):F0002-F0002
岭脚自然村,是广西梧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生态立体种养业、红砖生产业是该村的特色产业。该村“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边养猪、山上种果、树底养鸡”的立体特色种养业已成型。全村拥有300亩生态农业模式的六堡茶园,年出栏10万只肉兔的兔业科技园,产值200万元的村砖厂、年出栏生猪300头,鸭5万羽,鱼240吨,优质稻200吨等,  相似文献   

9.
藤县金鸡镇四善村返乡流动党员黄华国2008年8月返乡后,承包了100多亩山地,从广东农科院引进种植春甜橘80亩,并在果场里建起生猪养殖场,还在山坳开挖一口大鱼塘,发展“果——猪——鱼”立体种养业:虽然80亩春甜橘刚刚种下,黄华国已牵头与村里的几个种养大户联合申请成立了“藤县万宝水果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正>元月25日,湖北省通山县召开2010年度种养业竞赛表彰大会,这是该县县委、县政府首次决定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种养大户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嘉奖。会上,对34名种养大户进行了表彰。该县委常委张远林、县人  相似文献   

11.
岭脚自然村,是广西梧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生态立体种养业、红砖生产业是该村的特色产业。该村"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边养猪、山上种果、树底养鸡"的立体特色种养业已成型。全村拥有300亩生态农业模式的六堡茶园,年出栏10万只肉兔的兔业科技园,产值200万  相似文献   

12.
数据     
正全国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2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发展较快。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应用面积达到1200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等种养模式,亩均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万元,比单一种稻纯利润高3倍,甚至10倍以上,实现了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促进了稻、渔、田的绿色、高效、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活’字值千金,去年咱活套了一下,收人增加了一倍还多…”卓资县的种养大户白六旦拨拉完算盘珠子后,高兴地总结开了他的种养经验。  相似文献   

14.
黎学逸是广西钦北区立体种养示范户。上世纪90年代初,他辞掉“铁饭碗”,回家承包了村里的鸡罩塘水库进行立体养殖,即水中养鱼、岸上养鸭的立体养殖模式。1994年,黎学逸立体养殖大获成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鱼互惠共生的原理,通过修建田间工程设施,在种植水稻的田中同时套养鱼类,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是近年发展稻田养鱼新耕作体系,为提高我县山区稻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绿色无公害、低碳环保种养业。现就在海拔500米的新桥乡岭下村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吃饭穿衣看家当,生产经营看实力。”在浙江省湖州地方历来兴刮“湖风阵”(俗称“胡蜂阵”)。在家庭经营中,他人种养啥我也种养啥,步人后尘,走人老路,生产一哄起,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身价偏低,产品卖难。更令人伤脑筋的是,  相似文献   

18.
一、“三高”农业结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1.发展“三高”农业的过程,实际是农业生产要素和经营手段的改进和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模式的过程。从理论上看,“三高”农业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综合概念,“三高”之中,高产是基础,高质是前提,高效益是最终目标,优质和高产都是围绕高效益而运转的。它要求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综合开发,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从品种选育到种养技术合理组合,以及产后保鲜、加工、贮运、营销各个环节科学匹配,在整体上形成优势,单一要素(或环节)的先进,并不能够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现状与区域环境进行了系统而科学地分析 ,提出转塘镇生态园区战略规划应以生态主义与新城市主义为战略指导思想 ,以生态小城镇为规划目标 ,确定了转塘镇生态园区系统的战略结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园区规划的战略对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提出转塘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实现“生态转塘”、“富裕转塘”、“休闲转塘”与“教育转塘”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江汉平原地区1 02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探讨生态种养模式采纳者是否能拥有更高的农业劳动力质量,以期为如何缓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方法 文章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分析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决策对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强度对农业劳动力质量的影响。结果 (1)采纳生态种养模式需要更高的家庭农业劳动力质量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采纳生态种养模式的农户比其未采纳时农业劳动力质量高23.65%。(2)从采纳强度上看,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强度越高的农户拥有的农业劳动力质量越高。结论 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加大生态种养模式研发与推广的力度,引导农户适度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吸引高质量劳动力回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