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冲垮了东南亚国家的钉住汇率制度和汇市,股市后,继而蔓延到韩国和日本,形成了震撼整个国际社会的东亚金融风暴。这场金融风暴引起东亚的主要货币不同程度贬值高达50%到75%,各个股市也不同程度暴跌30%—50%,这些一连串令人震惊的连带效应,迫使人们对其成因及教训进行反思。 始于泰国、、席卷东南亚、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的发生有其深刻背景,亚洲金融风暴是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经济矛盾的集中爆发。 (一)经济结构失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2.
始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我们与他们有着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发展水平相近,文化背景相近,而.区也面临着相似的经济问题,如银行坏账、房地产积压等。因此,我们必须对这场金融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有王点经验教训值得借鉴:l、对外经济开放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泰国、印尼和韩国,受冲击最大的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一个共性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在自身的经济基础。调控手段和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 ,被称为新兴市场的国家爆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 :1994年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8年爆发俄罗斯金融危机 ;1999年爆发巴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星星之火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此起彼伏 ,几成燎原之势。新兴市场危机频频发生的原因何在 ?本文拟对此作出深入分析。一、新兴市场危机频频爆发的原因1 新兴市场频频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世界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现代货币经济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层面上来分析 ,是由于金融流通的相对独立化 ,形成与实物经济相对立的虚拟经济系统 ,二者的背离是金融危机产…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具有警示意义的教训,为防患于未然,国家必将就此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也会对行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责任为我们国家避免出现类似的金融危机作出贡献。深刻反思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吸取教训并调整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机械行业下一步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金融危机已经发生了,机械行业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不管对行业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早作打算总是上策。机械行业的应对策略应该是: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消除危机产生的根…  相似文献   

5.
纺织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亟待了解新的一年里其走势如何。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人员设想了三种不同情况,对1999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多方案预测。第一种情况是亚洲金融危机不再继续恶化,东南亚国家和日本虽然不能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东南亚后又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它对机械行业产生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未雨绸缎,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危不乱,保持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向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分析,就目前金融危机发生的态势和造成的后果来说,对机械行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负面影响:回.影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一是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各国国内需求急剧下降,必将减少对我国机电产品的进口。金融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各国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导致这些国家的国际购买力下降,另…  相似文献   

7.
李萍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3):61-62,68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震波还没有消失,从这次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强大冲击力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刻不容缓和,虽然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波及不大,但并不说明我国金融体系无懈可击,特别是随  相似文献   

8.
10年前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之后长达4年的时间里,中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目前,世界经济义遇到了美国金融危机,那么,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还会导致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吗?煤炭行业应如何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9.
2000年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很重要的年份,因为它展示着各国在新世纪第一年的姿态。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情况下,1997、1998、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业绩,令世人瞩目。要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发展得更好,我们应重视当前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它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重要的时期,深入分析这个时期的新特点,做好政策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遭到致命一击,并因此而一蹶不振。作为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命脉,纺织业也不可幸免地受到了冲击。中国中国纺织业正在竭力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此次风暴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随着危机的蔓延和...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经济形势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亚洲,除了极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外,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陷入经济负增长的困境,同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和对外贸易逆差。而中国经济则一枝独秀,不仅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目前短期内尚不存在通货膨胀之虞。虽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都有所下降,但是对外贸易仍保持着相当规模的顺差。这些成绩的取得,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尊敬。但是,我们也不能…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博士后王宪磊认为:欧元的走势虽然近来对美元走低,但不会改变欧元过渡期稳定,过渡期后走硬的总体态势。 欧元问世,运转成功。这是世纪之交世界经济中发生的,继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又一重大事件。欧元诞生稳中走硬,直副美元,而“美元特权”必定不会轻易放弃“美元红利”,二者必然交手,而且会有多个回合,甚至给世界经济和各国(或地区)经济带来大的动荡也在所难免。近日影响欧元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巴尔干地区的战火所  相似文献   

13.
风暴成因浅析1盲目实行金融自由化,使东南亚国家变成了一个“门洞大开”的完全流动的大市场。东南亚诸国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和强化金融监管,金融投机大肆泛滥,导致银行不良资产膨胀,大量坏帐产生,最终倒闭,引发金融危机。比如,1990年以来,泰国先后推出了...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就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及其对应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靠投入撑起的速度早晚要撞南墙吴敬琏说,当前经济热点中的热点便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它严重影响着1997年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亚洲经济的发展。其实,早在多年以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指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因为政府对经济过多地干预,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由财政出钱,或向国外贷款,或依靠金融机构的支撑,结果造成投资效率下降,效益不高。实际上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即高速度是靠大量的…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一个美国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  赵俊燕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56-160,F000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钢铁行业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冲击.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凌钢结合企业实际,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为后危机时代钢铁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亚洲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供需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楼 《国际石油经济》1999,7(4):48-51,11
近10年来,亚太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年均递增7.2%。近年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减缓。据预测,今后10年亚洲天然气需求量年均增长速度将降为3.5%。从液化天然气的发展来看,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但是亚洲液化天然气工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产生的负效应。分别对24个省(区、市)的144个县域单位和湖北省的76个县域单位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研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金融危机使县域经济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控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叶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然而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当地货币大幅度贬值,造成我国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1998年我国对亚洲出口大约减少150亿美元。有关人士指...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普遍认为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近期“民工荒”问题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民生、人口经济发展的政策也给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影响.后金融危机与刘易斯拐点的交叠导致劳动力供需格局发生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应积极预见人工成本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