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在一阵混业经营的喧嚣中,担保混业经营监管的声音似乎被完全地淹没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金融业混业经营之风吹入我国,也引起了业界的一阵攘动,一些激进者更为之摇旗;我国金融机构也应效法欧美之举,全面推进混业经营。然而当今时期,我们认为混业经营尚不能成为我国金融业的“冲锋号角”,而且还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这不仅因为混业经营制度存在着先天“内在不稳定性”容易诱发利益冲突以及“内部交易”,同时也因为我们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弄清一个“时序”问题,古人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就该在近年来国内外混业监管滞后与混业经营而不利于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教训基础上率先倡导加强混业监管,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不至于急急投向混业经营的怀抱,或者,在混业经营面前手足无惜,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1993年以前的金融状况,集中而言那段时间金融体积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资金运用的问题,相当多的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将信贷资金和同业资金挪作他用,卷入炽热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最终形成了历史性的大泡沫。泡沫经济的直接后果便是大量银行坏帐,银行资产流动性大大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削弱,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难度急剧加大。但当时所谓的“混业”,实质上看来却是政府行为直接操控金融企业致使混业经营变成混乱经营的一个结果,而不是金融业没有实行分业监管的一个直接结果。因此当我们重新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并没发现当时的混业监管有何不妥,只是我们没有完全赋予这种监管制度以更多的权威罢了,而致使当时的监管欠缺力度难以拾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与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的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现阶段和未来几年所面临的现实选择,虽然分业经营有其特有的优势,混业经营也有其固有的弊端,但从辩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混业经营的优势远远大于分业经营并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为顺应潮流,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可以选择的混业经营模式,而以我国金融制度框架、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兼顾效率与安全、能够谨慎发展和平稳过渡的混业经营与监管模式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出发,分析新监管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优越性,指出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和中国监管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混业经营监管机构设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加入WTO,中国的金融业正面临参与世界竞争的压力,在混业经营这一必然趋势下,着重探讨在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对金融集团的监管机构设置问题,指出当前按机构分业监管的弊病,分析一体化监管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优势,认为一体化监管将是我国最佳监管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是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下一步的战略选择和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能力的高低、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发展质量的好坏甚至国际化发展的能力.都将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对混业经营的认识程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方式选择就成为商业银行未来的重要战略.同时混业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也对监管理念和方式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介绍我国金融业监管的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混业经营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的挑战,提出应稳步推进改革监管模式,并从运作步骤方面进行了较具体的探讨,最后还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混业经营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顺应大金融混业经营形势,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保险业监管必须对当前分业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在世界金融一体化发展环境下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中,研究和推进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下,金融业的景观似乎并不完美. 2006年全行业亏损的证券业在新一轮牛市中大赚180亿元,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征兆; 信托业\"坏小孩儿\"形象依旧,新的监管政策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金融混业经营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顺应大金融混业经营形势,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保险业监管必须对当前分业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在世界金融一体化发展环境下的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中,研究和推进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创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大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协调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发达国家是否能够与美国协调一致需要取决于各自的具体经济形势,而不是一味地与美国保持统一,新兴经济体国家则更倾向于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来调整符合本国国情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联储体系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成立,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行使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维护支付体系运行等公共职能,代表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机构性质。联储体系理事会属联邦机构性质;各联储行兼具联邦机构、公司和银行性质,但以联邦机构性质为主,公司色彩较淡,是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legislative activity to determine when Congress threatens the Fed and whether this pressure affects monetary policy. By the late‐1980s Congress shifted from threatening when unemployment was high to threatening when inflation was high. We use the Romer and Romer monetary shocks to isolate chang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ask whether these shocks respond to pressure. In the 1970s, the Fed responded to bills credibly threatening Fed powers by lowering the federal funds target below that prescribed by current and forecast economic conditions. However, this accommodation ceased in the mid‐1980s.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54-57
当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在管理体制、工作重心、相关制度、监督依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而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市场空间、高成长性以及国际性则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动力、问题和操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为背景.论述了由于居民财富增长带来零售服务需求、资本市场发展逆转融资方式压缩公司业务空间、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公司业务的利差收入、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技术网络带来零售业务规模效应等方面,形成商业银行由公司业务为主向公司、零售业务并重的转型动力。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中普遍存在转型策略雷同、转型流程效率低下、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以人为本的零售文化和法律法规缺失等典型问题。提出了从制定完整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健全零售业务规范、完善零售业务支持系统和制定实施新的零售业务人力资源规范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运营效率与商业银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商业银行长期实行的是地区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尽管该组织模式与中国现有的政府体制和经济体制相衔接,但也存在诸多弊端。近年来,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开始进行业务条线事业部制改革,但效果不很理想。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应明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选择恰当的目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制定合理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兴起。数字货币的使用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成本,但其匿名性、跨区域的特点也为有效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数字货币的国际监管举措入手,着重阐述英、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是大趋势,但由于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过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3日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美联储连续降息必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国门渐开,美联储连续降息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