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制度演进与操作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华 《改革》2012,(3):103-110
美国政府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历经了政府运作到商业运作的模式变革。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契约基础上的监管和授权机制下的竞争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保费补贴降低农场主的逆选择,同时以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共担体系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度盈利性和保险公司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制度优化方向上重点关注政府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及巨灾风险分担职能;着重推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费率厘定技术改进和风险保障程度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高、损失巨大的特点,决定了风险分散形式的多样性;我国构建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的形式,是在政府主导下,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巨头等组织成为保险联合体.我国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性体系的创新构建.其中,巨灾再保险、巨灾证券化、巨灾保险基金是巨灾风险分散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需要形成风险分散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具有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大、赔付率高、分保困难的特点,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可能因一次巨灾而遭受重创,建立一个完善的巨灾风险支持保护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保监会目前发布了《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资质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管理制度。“通知》要求,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上一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须在100%以上:同时.还要具有比较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及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较为稳健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安排规划,以及完备的农业巨灾风险应对预案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若想大力发展海南的农业保险,首先应该明确海南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成立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有关各方的职责,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农户(企)多方参与,相互配合,摸索出一条较为符合海南省本土情况的政策性的发展农业保险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汴  汤剑锋 《特区经济》2007,219(4):39-41
广东的农业生产面临较高的农业风险,要实现广东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做保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广东农民的收入增加,广东农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先要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采用优惠政策来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不断创新农业保险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政策动态     
《首都经济》2009,(9):8-10
北京率先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新模式 市农委近日与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合作协议。市政府将直接出资为在北京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在发生巨灾损失的情况下,再保险公司将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赔款,为其提供保障。这项协议主要为畜禽、果树和农作物提供针对传染病、畜禽疾病、雹灾、洪涝、风灾、暴风雨等风险的保险,覆盖约40万农户。  相似文献   

8.
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积蓄基金、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但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发现,这三个功能并没得到很好的体现,原因有缺乏再保险和巨灾损失补偿制度、保险覆盖面不足和实际运行中管理不清等。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应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的原则、尽快对农业保险立法、培养农业保险人才和加大对农业保险公司的优惠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山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构建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推动的经营模式以及以村级组织为代理人,协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减少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扩大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农民的生活,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财政补贴只有保费补贴,却没有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仅限于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巨灾风险基金规模小;财政在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中缺失。因此只有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保障生产和稳定农民生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学慧 《特区经济》2008,(4):188-189
相互制保险在农业保险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相互制保险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及其与农业保险的矛盾制约着相互制农业保险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合作意识不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开展相互制农业保险还有一定困难。因此,要开展相互制农业保险,必须选择合适的范围和地区,并对相互制保险进行制度创新,为相互制农业保险提供财政补贴,建立再保险机制,加强引导,减少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2.
借鉴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开展中国农业保险是时下颇为流行的观点,其核心政策主张是政府要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免税等优惠措施。但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模式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运作并不成功。必须在深刻分析其内在缺陷和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农业保险的创新,设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保险模式,而不能简单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上,应走多渠道、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道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中,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模式是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相互制模式是国外涉足经营农业保险的模式之一,相互保险公司属非赢利性公司,主要分类有三种:保费预付型、保费后摊型和要素型相互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4.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amount of agriculture, bu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develops slowly, which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quick industrial insurance progress currently.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faces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do not fund in agriculture insurance and the farmers have nowhere to apply for insuranc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 angl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s drawn. The key sticking points lie in tha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China cannot be managed as policy insurance, and that agricultural insurance lacks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ceive the basic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ies supporting frame and set up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ies supporting system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杨新华 《特区经济》2014,(9):158-160
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施行过程中的主要行为主体是政府部门、农民,保险公司,对该政策的制度设计进行多方多阶段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在相关约束条件下,是可以实现有效均衡的,但需要对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补贴对象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机制设计角度探讨其根源可以发现,衡量一项政策的效率标准首先是必须实现各方参与者的激励相容,并通过差异化的补贴标准等路径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补贴框架。  相似文献   

16.
王文锋 《特区经济》2011,(7):176-177
通过详细分析阐述了农业保险体系比较成熟的美国做法,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存在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农业保险供给短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多种途径补充农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建立国家、农民个人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并且积极扶持保险公司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惠民政策,被称为是广大农民财产的"保护伞"。近几年来,我国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而作为其重要风险保障机制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农业保费筹集困难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应建立以政府财政补贴和农民自主投保为主,以设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发行农业保险专项福利彩票等方式为辅的农业保险保费筹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