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到底是“集中-稳定”还是“集中-脆弱”观点尚未达成一致,但是通过采用熵值分解指数来刻画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可以针对该问题给出较为合理的答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集中程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的,我国较高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银行业体系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黄宪 《新金融》2000,(2):7-11
我国银行业正处在向商业银行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制度的构建不仅是银行追求自我效益的商业化过程,而且必须包括存在一个有效的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银行业的市场有效性是判断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前提。经过近15年的探索和试验,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大了银行业的竞争强度,不少人认为银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了,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我国银行业基本上还处于垄断状态。因此,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判断缺乏必要地前提。如何看待我国银行业竞争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组织结构应该追求完全竞争状态、寡占状态、还是垄断竞争状态?这是我国金融界和政府决策需要回答的。本文在分析如何判断银行业市场有效性原则上,进行银行业竞争强度的国际比较,讨论我国银行业竞争强度的现状和市场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市场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峰 《南方金融》2004,(11):22-23,19
银行业市场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本文先提出了评价银行业市场行为的标准,指出了它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关系,然后介绍了银行业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的内涵,最后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文君  王松刚 《中国外资》2011,(2):45+57-45,57
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市场进入壁垒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正彦 《金融论坛》2004,9(6):40-44
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占有垄断地位,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益普遍不佳,因此我国银行业的规模与效率并不呈正相关,银行业市场绩效的总体水平很低.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观点和结论:一是银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其市场绩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二是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较低是客观事实,但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银行业利润的很高市场份额;三是我国银行业赢利状态趋于平均化,而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独家赢利状况不佳;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成本上具有规模经济倾向.  相似文献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其中存款保险机构在银行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应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现有金融稳定机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季度数据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现自2013年民营银行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建议通过增量改革,继续降低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规范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和发展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占有垄断地位,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益普遍不佳。因此我国银行业的规模与效率并不呈正相关,银行业市场绩效的总体水平很低。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观点和结论:一是银行业作为特殊行业,其市场绩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二是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较低是客观事实,但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银行业利润的很高市场份额;三是我国银行业赢利状态趋于平均化,而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独家赢利状况不佳;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成本上具有规模经济倾向。  相似文献   

9.
论银行市场风险的资本计提——兼评内部模型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计量历来为业界和监管当局所关注。近期,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的市场动荡使得全球银行业和监管当局开始重新审视其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要求。文章结合国际银行业和监管机构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当前做法,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探索了内部模型法在我国银行业的适用性,尤其是从方法论、特殊风险计量、验证等角度探讨了内部模型法的主要工具——风险价值体系在我国银行业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适用性,并从方法论和应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计量历来为业界和监管当局所关注。近期,次贷危机爆发导致的市场动荡使得全球银行业和监管当局开始重新审视其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资本要求。文章结合国际银行业和监管机构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当前做法,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探索了内部模型法在我国银行业的适用性,尤其是从方法论、特殊风险计量、验证等角度探讨了内部模型法的主要工具——风险价值体系在我国银行业计量市场风险及其监管资本要求的适用性,并从方法论和应用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银光 《南方金融》2007,(10):25-27
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银行业的经营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要优化市场结构,以利于银行业绩效优化和竞争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为高度垄断竞争型市场,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现状.文章从规模不经济、非有效竞争、金融体制不完善等方面对处于垄断竞争型市场格局下的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我国银行体系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下的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为高度垄断竞争型市场,并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现状。文章从规模不经济、非有效竞争、金融体制不完善等方面对处于垄断竞争型市场格局下的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我国银行体系在转轨经济条件下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敬学 《金融论坛》2004,9(5):23-29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我国银行业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中"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均不成立;作者还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银行内效应"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绩效变化的方向;但包括市场份额效应、交叉效应和进入效应在内的再配置效应也很重要,特别是行业绩效下降的时期,正的"再配置效应"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整体业绩,遏制了整体业绩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检验了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地负相关关系.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虽然过去我国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保持正相关关系,但是劳动力投入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这可能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投入产出存在规模递减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我国银行业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市场中“结构-行为-绩效”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均不成立;作者还进一步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银行内效应”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绩效变化的方向;但包括市场份额效应、交叉效应和进入效应在内的再配置效应也很重要,特别是行业绩效下降的时期,正的“再配置效应”改善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整体业绩.遏制了整体业绩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银行的竞争目标决定了银行业的竞争效率。要使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富有效率、解决我国银行业中竞争不足与竞争无序并存的矛盾,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合理的、趋于竞争性的银行市场结构,同时作为微观主体的银行具有一个能够起到内在激励与约束作用的竞争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由利率、汇率、股票或商品价格变化引致的市场风险,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相对固定,中国的银行业尚未体会到这一风险。今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明显增大,特别是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以后,我国银行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市场上利率、汇率变化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对我国银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4-2007年的数据计算出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和HHI,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目前仍处在垄断程度较高的寡占型市场,不过市场集中度呈现缓慢而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借鉴SCP框架思路的基础之上,并考虑可能影响银行绩效的相关因素,构造了两个较为直观的实证模型,分别就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等因素同银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同市场集中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表现出规模经济,且股份制银行的规模经济性优于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其市场绩效没有起到正面作用,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嘉  叶李伟 《福建金融》2014,(10):28-31
本文采用季度数据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现自2013年民营银行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以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建议通过增量改革,以及发展壮大中小商业银行,继续降低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规范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和发展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