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昌俊 《理论观察》2008,(5):104-106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因物质贫困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和严重,关注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和高校工作的难题之一。我们应以其成因及特殊的心理特征为突破口,以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心理引导、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良好育人环境相结合为对策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在人力资本贫困、传统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环状因果关系中,人力资本贫困占主导地位。它是农村贫困,也是农村贫困大学生贫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容易产生自卑感、嫉妒情绪、害羞不敢表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贫富差距依旧存在、攀比心理与攀比现象严重等。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社会应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美德,自身努力比先天条件更重要;学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及时的疏导。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针对贫困大学生,提出宿舍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一是加强事前干预,建立宿舍公约;二是引导产生同理心,塑造健全人格;三是辅导员介入处理,运用团体辅导。  相似文献   

7.
刘宏伟 《理论观察》2012,(1):138-139
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因为自身家庭的经济原因.造成了他们性格上的自卑与自闭,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着重讨论辅导员面对贫困大学生将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乐观、自信的阳光性格,避免贫困大学生因为心理障碍而将自我边缘化.  相似文献   

8.
孙洪静 《黑河学刊》2011,(10):136-13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调查为依据,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贫困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促进贫困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非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心理现象不是贫困大学生特有的,非贫困生中也存在贫困心理现象.非贫困生的贫困心理是其对贫困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在错误的思想影响下,他们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解决办法是加强贫困生的界定研究,完善审查制度,建立特殊校园经济区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主体。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在就业指导的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点之一就是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要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前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都是从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容易贴上负面标签让贫困大学生产生消极人格倾向,也容易限制贫困大学生真实能力的呈现,更会增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无力感。优势视角则从贫困大学生的优势出发,挖掘内在潜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这可以挖掘展现贫困大学生的优势,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归属,感受到爱,建立自信。优势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要以生为本,充分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内在优势和潜能,也要注重个性,有针对性地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更要整合资源,营造贫困大学生创就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幸宽 《魅力中国》2010,(7X):17-17
本文就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提出几点策略,比如转变贫困大学生的观念、构建多元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观念等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团体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创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创业是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有效载体,在加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利用好政府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强化创业个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当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高校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胸廓较小、心肺功能及呼吸器官发育较差、身体肌肉的发达程度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非贫困学生。建议: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用多种方法与措施全面改善和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就业难的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培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要的是对贫困大学生身份精准甄别,其次要精准剖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通过培育贫困大学生内化隐性就业竞争力、外部显性就业竞争力、外部环境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贫困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几个方面对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描述,了解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真实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现状指出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阳  周立红 《新西部(上)》2007,(6X):138-138,141
近年来,随着贫困大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己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等教育能否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的关键环节。该文从教育和社会就业环境这一外因和贫困大学生自身就业心态偏差这一内因浅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贫困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他们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给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已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主要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交往、就业、情感方面的"困惑"反映出贫困大学生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他们虽然感受到压力,但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效的调适方法。这些困惑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缓解和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困惑",要将培养他们创新、自尊、自制、求实意识与创造优良的学校育人环境相结合;把政府关怀与改善就业机制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使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